●全市民生支出239.4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7.9%
本报讯 民生连着民心,增进民生福祉,一直是老百姓关切的热点。2024年,我市兜牢底线,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实施教育、健康、生活“三大惠民工程”,60项为民办实事项目,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福祉。2024年市级投入资金1.05亿元,支持落实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全市民生支出239.4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7.9%,用心用情把“民生愿景”变成“幸福实景”。
社会保障更殷实
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健康生活有保障。2024年,全市卫生健康支出36.6亿元,增长5.3%。其中下达城乡居民医保政府补助省市资金13.22亿元,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640元提高到670元,提高群众医疗保障水平,减轻群众医疗负担;下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1.96亿元,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89元提高到94元;下达卫生健康补助5.75亿元,支持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卫生健康发展;下达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资金1.41亿元,推进医疗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让民生福祉健康生活更加殷实。
用心用情,民生托底,社会保障有力度。2024年下达资金8.1亿元,用于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175元提高到185元;下达省级就业专项资金0.8亿元,落实稳就业奖补、鼓励企业吸纳就业、支持援企稳岗政策,新增城镇就业2.3万人;下达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人员省市级补助经费0.1亿元,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发放城乡低保金4.9亿元,保障城乡低保、特困对象5.6万人;筹集下达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资金7.7亿元,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社会保障更有获得感。
教育优先有温度
教育承载着莆田的希望和未来。2024年,我市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全市教育支出80.7亿元,增长2.3%。统筹支持落实教师待遇保障、保障各类学校生均拨款水平和生均公用经费、继续实施义务教育“四免一补”政策、保障市直学校项目建设等方面投入,以馥郁书香涵养莆阳气质。
“书香校园、智慧阅读”案例全国推广,新增省级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30所,北大附中莆田学校开学,莆田一中新校区全面启用,莆田学院新增硕士点10个、全省第一;筹集省市资金3.88亿元,用于北大附中筹建、莆田学院、湄职院、莆田第一中学新度校区改扩建、市外国语学校等市直教育工程项目建设及市直学校教育工程PPP项目政府付费,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让民生福祉优质教育的阳光温暖心灵。
民生事业接地气
为民造福,共创乡村美好生活。2024年,我市坚持共享发展,民生福祉全面增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全市农林水支出20亿元,增长8.2%;支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快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筹集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资金1.1亿元,支持国省干线、木兰大道等交通项目顺利实施,提升我市交通设施水平。筹措下达宜居城市建设管理资金1.2亿元,保障垃圾无害化安全处理,持续改善城市卫生环境,做好城市基础设施维护,提升城市绿化水平,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建设,助力建成历史文化名城,推进城市绿化、美化、亮化,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下达1.5亿元,用于木兰溪防洪工程建设、东圳水库水环境综合整治、水利设施管护、还本付息等,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统筹省市各类专项5.7亿元,全面落实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和“林长制”考核,推进饮用水水源和木兰溪流域治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持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2024年全市公共安全支出13.7亿元,提升综治维稳经费保障水平,助力平安莆田、美丽莆田建设。
文明浸润乡土,文体滋养乡情。2024年,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经验全国推广,历史文化街区入选省活力“街艺”示范区;《文脉春秋》《山水间的家》等36个央视专栏满屏莆田元素,获评全国“年度美好文化城市”;“妈祖巡安莆田”入选全国优秀网络公益项目,妈祖故里文化名城光彩夺目、魅力彰显,上演《印象·妈祖》《缘起湄洲》《首见妈祖》等首创沉浸式文旅项目1300场,推出旅游精品线路78条;举办全国射击锦标赛、海峡两岸大学生篮球赛、莆田马拉松、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等赛事,皂隶舞、仙游龙舟祭船获评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回顾一年来的春夏秋冬,看得见的民生福祉持续提升,城市“烟火气”更浓更旺,百姓生活“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时报记者 林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