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劲
荔城区黄石镇尚存一座奉祀宋代朱默,配祀朱子和朱御医的显济庙。据《妈祖文献史料汇编》(第1辑 碑记卷)第9页南宋朱元功《朱氏群仙书社祠堂记》载:“……至建炎四年,高宗皇帝渡江,幸遇莆新安人田经之舡,适遇风波拍天,天颜忧惧,经瞻礼恳祷,逐见顺济娘娘及朱总管旗现,既而风波果静。……”恰如“高宗南渡,舟揖倾危,朱默起神兵护驾,上赖以安。敕封彰烈嘉佑侯,赐庙题联”等史传。2006年9月刻立的《显济庙记》碑文中,不仅载有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十一月,朱熹在壶山藏修精舍写下《群仙书社记》,也详述了朱默由人及神的“个人简历”,所记其首封为“彰烈嘉佑侯”,加封为“灵威嘉佑侯”之内容。《莆田朱氏通谱(第三卷)》第815页有《敕封嘉佑侯记》《宋理宗敕封佐神灵威侯诰》两篇诰敕文,对宋代“嘉佑侯”朱默的生平进行了描述。
《莆田朱氏通谱(第三卷)》第876页“第二章 人物传”里载:“朱默(1065—1086),字感通,黄石井埔人。相传,朱默出生之日红光绕室,举家惊异。身材英俊魁梧,奇伟赋质,由于天纵倜傥自非常人。偶一日之间出没变化人莫测其机,众皆称默为神。……高宗即制诰敕封朱默彰烈嘉佑侯,并差扬名主事督庙并赐联:天相朱门荷栋梁之重任,地雄黄石恢世代之弘规。理宗宝祐四年四月,敕默为佐神朱大夫,特封灵威侯。宝祐四年八月,加封灵威嘉佑侯。其后家家香火遍福泉,威灵复显著于临漳。”此记载虽没有朱默、朱黓兄弟等人,但朱合浦先生在《收伏嘉应嘉佑》一文中提及其和柯凤梅陪同台湾蔡相煇教授赴黄石井埔(俗称“琳井朱”)考察,得到著名画家朱成淦所谓“嘉应、嘉佑就是我们朱氏祖先朱默、朱黓,供奉这二神的显济庙就在我家旁边!”之言,并礼请朱氏带领去参访显济庙,调查期间蔡教授进一步大胆猜测:“有可能妈祖在生时已经开馆收徒,传授她的经验和知识,朱默、朱黓兄弟俩正好是她的徒弟……所以后来才顺理成章做了妈祖的陪神,收伏故事不过是一种假象而已。”诚然,作为妈祖的陪神,宋代朱氏兄弟同样是“由人而神”,并不是什么妖怪。近期,笔者拜访黄石镇井后村井埔541号的琳井朱氏大宗祠,进门上的“唐古田令朱公祠”字额之两旁分别刻有“公元2010年岁次庚寅重阳,朱成淦长孙朱元国题”,联题“地纪莆阳忠孝节廉羡我祖光前裕后 堂名琳井师儒将相望吾宗继往开来”。值得注意的是,朱氏大宗祠内墙壁嵌刻的《琳井朱古田令祠堂记》载:“……朱于莆始有祠,祠于望江岭。五傅而宣义德公从井埔。又四传大夫默公与其弟黓及妹,没著灵异。建炎四年,高宗南渡,中流风作,显神功护舟,自言封默‘威烈’,封黓‘嘉烈’,皆侯也。于(呜)乎亦异矣!已而加封显福彰烈,赐庙曰‘显济’。于是分望江井埔曰:‘上下庙云’。……”此与明代黄石人、南京户部左侍郎邹守愚《俟知堂集》中的《朱氏古田令祠堂记》内容稍有不同。该祠埕侧壁存立有“唐古田令朱公妣 勅封恭人萧氏墓”“宋神医朱先生”两通碑刻。
据蒋维锬《妈祖文献资料》第17页载,宋端平二年(1235)进士李丑父《灵惠妃庙记》载:“……妃林氏,生于莆之海上湄洲,洲之土皆紫色。咸曰:必出异人。……献殿两庑工师奏功,绘事告備;东庑魁星有祠,青衣师、朱衣吏左右焉;西则奉龙王,而威灵嘉佑朱侯兄弟缀位焉。二朱亦乡人,生而能神,扬灵宣威,血食于妃宫最旧。……”纵观妈祖故事图像,收伏嘉应、嘉佑故事,是妈祖生前最后的一则神迹。二嘉恶迹斑斑,是妖魔,是鬼怪,是水族,是精灵?无法归类,但有二嘉原为莆田人,最早血食于天妃庙,被妈祖收伏之载。清代杨浚《湄洲屿志略》中“侍从”载:“……时有二魔,一曰嘉应,一曰嘉佑,或出荒邱,或乘巨浪为害,或客舟中流,现赤面金装,当前鼓跃。神化一舟,出没间,嘉佑舍客舟而就神船,神以呪压之,遂惧伏。神念嘉应未归正道,更化一舟乘之,应即冲潮登舟,坐于桅前,及岸,见神立船头,仓皇请宥,并录为将。”基于2018年的北方妈祖文化调研,笔者回想山东枣庄台儿庄天后宫壁画中妈祖侍从嘉应、嘉佑头戴发冠、身披铠甲及站立于云纹样之上的造像艺术。嘉应亦称青龙,面黑露齿,右手持大板斧;嘉佑亦称白虎,粉面和善,右手持长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