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兴化湾畔,有这样一个集体——他们用热血的青春,诠释着公安人的奋斗与拼搏,风雨兼程守护着人间烟火;他们的青春,充满锐气、朝气和正气,在“平安”路上的嫉恶如仇奋不顾身的守护百姓安宁;他们的青春,融入一方乡情,服务“奉献”途中的不忘初心热情诚挚,守护万家平安的灯火;他们身着藏蓝,以青春之我,展时代芳华,肩负使命,用热血铸就警魂,以奋斗演绎人生,在兴化湾畔上铸就“铁军”金色的盾牌,书写新时代公安人的别样“警”彩!这个集体,就是莆田市公安局三江口派出所。
铸警魂:“一流管理”塑造忠诚警队
三江口派出所荣誉室的荣誉墙上展示的“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青年集体”“省级青年文明号”“福建省新长征突击队”“全省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以及市级、区级文明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集体三等功等一面面熠熠生辉的荣誉奖牌,见证着莆田市三江口派出所一路走来的荣光。
他们是一支甘于奉献、团结友爱的公安队伍,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精神论述为主线,用好用活“三会一课”“学习强国”“周二政治学习日”等学习教育载体,切实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促进全体民警辅警充分掌握党的先进理论,扎实落实政治引领和思想教育,切实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筑牢信仰之基,着力打造精诚团结、富有凝聚力警队。
抓改革:“一流服务”不忘为民初心
基层派出所作为公安离人民群众最近的地方,是一方百姓心中的“守护神”。该所始终牢牢地把持着心中公正的天平,真心实意解决群众的一件件揪心事、烦心事、闹心事。
不忘初心为人民,主动担当融乡情。该所积极深化便民利民“放管服”,坚持把服务大局、服务发展、服务民生作为硬性任务和刚性要求来谋划,全面推出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等便民服务举措,让“零跑腿”和“一次办成”服务承诺真正落到实处,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便捷、更顺心,切实当好企业、群众的“服务员”“护航员”。同时,结合大走访工作,组织民辅警深入辖区群众,全面开展进村入户走访、平安“三率”及普法等宣传活动,从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虚心征求群众的意见建议,采取有效措施办法,真正做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排忧解难。
2024年以来,该所累计受理各项群众户籍业务2000余笔、身份证业务4500余笔、居住证业务500余笔,为留守老人、残疾人提供“上门服务”20余人次;先后走访村居、学校、大小企业400余家次、开展进行反诈、安全防范等相关宣传200余家次、办理各项辖区群众服务事项工作100余件,处置群众报警求助300余次、收到各类感谢锦旗30余面,辖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
强主业:“一流业绩”勇做青年先锋
百姓看公安,关键看治安。而治安怎么防、防什么?是三江口派出所最为关注也一直在思考的事情。在不断思考下,从“坐等警情上门”到“止于未发”,积极践行“指尖+脚板”工作理念成为了该所“主防”工作法宝之一。
为做好日常安全防范工作,该所以“两队一室”警务改革为抓手,紧盯各种基础治安要素,运用好各类“指尖”平台,24小时“全息感知”辖区治安情况和风险隐患,依托定岗、定点以及车巡、步巡等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全所民辅警用足“脚板”跑下去落实好各项安全防范基础性工作。同时,立足辖区特色企业产群“啤酒小镇”、联十一线涵江段、蓝色海湾整治项目、食品工业园区发展大局,整合盘活现有人力资源,动员党政、部门、学校、村居等多元力量建立联防联勤制度,就近接受群众求助、咨询等事宜,与“公安蓝”一道出现在群众身边,开展治安防范、道路交通安全、反诈宣传等警务工作,积极打造群众、企业家门口的“派出所”,为辖区群众“走”出实实在在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2024年以来,该所累计出动巡逻警力800人次,警车300辆次,巡查辖区农贸市场、公园等人员密集场所300余个次、沿海码头、港岙口等涉险公共区域300余个次;办理治安(行政)案件300余起,刑事案件立案22起、破案22起、抓获在逃人员30余人。
优素质:“一流人才”练就过硬本领
强化全警素质培育,以激励青年民警忠诚担当、促进青年民警成长成才为重点,大力推进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全面驱动公安工作提质增效。该所以“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健全完善相应工作机制和管理制度,按照“人岗相适”的原则配备警力,通过制定“传帮带”帮扶计划、定期开展“技能培训小课堂”“民警+辅警”跟班轮训等常态化培训,强化综合指挥室专职民辅警“全科”训练、培养社区警务、案件办理复合型人才,不断提升“两队一室”作战能力和水平。
同时,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坚持增强“软实力”,练就“硬功夫”,激发“新动力”。把教育训练作为提高队伍建素质和战斗力的关键来抓,以警务实战为导向,开展警务技战术知识、执法知识等学习测试,通过测试,进一步检验民警对政治理论和技能业务、法规知识的掌握程度,激发学习理论、钻研业务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以测促学、以学促用”的目的,推进队伍的专业化、规范化。
树形象:“一流文化”促进培优育警
把警营文化建设作为打基础、管长远、利全局的大事来抓,切实推进爱警暖警措施,夯实文化阵地,打造文化氛围。
该所坚持从民辅警“心灵”入手,积极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调任欢送会、“警营八一情”退役军人座谈会,组织参加篮球联谊赛、健康跑、“警营开放日”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充分发挥警营文化在陶冶情操、缓解压力、凝聚警心等方面特殊作用,营造“警营即家”的温馨氛围。同时,积极完善建设“五小工程”,推进所内综合指挥室、执法办案区、值班室、路面“白改黑”改造,将一件件暖警惠警“小事”落到实处,用足用好走访慰问、表彰奖励、关爱帮扶等激励制度,实现民警“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目标。
2024年以来,该所共组织开展谈心谈话100余人次,上门走访慰问民辅警10余次,解决民辅警各类困难10余件。
青年文明号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该所将始终坚持赓续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奋发有为的姿态推动派出所各项基层基础工作争优争先争效,努力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着力打造一支全方位发展,既能想大事,也愿做小事,肯干实事的青年队伍,为公安事业发展凸显最具战力的“蓝色”青春力量。 (时报记者 林锦堂 通讯员 董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