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劲
《天后显圣故事图轴》中“窥井得符”
仙游县枫亭灵慈庙妈祖故事壁画(局部)
《天后圣母事迹图志》中“窥古井喜得灵符”
《敕封天后志》中“窥井”
《天后圣母圣迹图志》中“窥井喜得灵符”
《天后本传》中“窥井得符”
《林妈祖志全图宝像》中“妃汲水井神传受天书”
相传妈祖十六岁那年,与姐妹在园中古井边嬉戏照妆。突然,从井中冉冉而上的一个神人手捧一对铜符欲赠,众女伴惊恐万分,纷纷逃散,但妈祖却镇定自若,恭敬地接受了神人赐予的铜符。此后妈祖神通广大,潜心研习上面的道法,逐渐获得了神通灵力。她不仅能够驱邪避凶,还能预知吉凶祸福,甚至能够驾云飞渡大海,拯救海难。因此,她深受百姓的爱戴和尊敬。
清代《天后显圣故事图轴》中“窥井得符”取围墙一角,墙后左边有数株牡丹花,右边有一亭子落出一角。画面中间站立主人公妈祖,前方古井上有“龙泉井”三字,只见神人双手捧着铜符拥井而上,妈祖面色从容,正要接过铜符。与其闲游的群人吓得一跳,画面的左下角是迎接神人的本方土地公。工笔画形式,刻画人物线条细致,色彩艳丽,构图为分段取势法。
《天后圣母事迹图志》中“窥古井喜得灵符”取偏僻后花园的一角地方,周围绿树成荫,清静安谧,其余略同。人物刻画细致,色彩淡雅,画面用色偏素雅,增添祥云群树等意象性的事物,加强了窥井得符神话的色彩。
与《敕封天后志》中“窥井”描绘妈祖窥井得符的场景颇为近似。《天后圣母圣迹图志》中“窥井喜得灵符”取内庭院的一角,画面中间站立妈祖,其余略同。画面构图以居中取势法,将画面分割为上下两个部分,进一步扩大空间。人物刻画较为粗糙,但在祥云中加入神仙与神童。
《天后本传》榜题为“窥井得符”,描绘妈祖窥井得符的场景。取远山和古松为背景,妈祖站立中间,面对身披铠甲、将军模样的神人,神人双手捧铜符一只,身后两位仙官侍者举着旌幡,妈祖正要从容接过铜符,闲游的姐妹们颇为惊喜,有的欲离,有的藏到树干后面。构图以居中取势法,空间表现弱化,置妈祖为中心之左右对立的平衡状态上,为典型民间宗教联画的形象处理方式。其造型艺术上不受时空的局限,大胆且巧妙地处理时空在画面上的冲突,使之和谐统一,体现出我国版画在构图上的别致与独特,符合人民群众的欣赏习惯。
《林妈祖志全图宝像》第四回“妃汲水井神传受天书”,描绘少年妈祖十三岁由道士玄通授以玄微秘法,后来更有“窥井得符”“玄通变化”“乘席渡海”等救人传说。
仙游县枫亭灵慈庙妈祖故事壁画中题记为“井神送神姑天书、宝剑”,画面取远山、古松为背景,描绘井神送给妈祖天书和宝剑的场景。前方右下角有一口井,井中冒出一团祥云,祥云上有人双手捧天书、宝剑,身着水红色衣饰的妈祖伸手欲接。跟随的民童惊吓欲离,放下手中扁担。作品综合了前几幅的故事情节和创作方式,形象处理稍显薄弱。以工写兼意的创造表现形式,构图以居中取势,松树位于画面的左上角,主要内容则偏右置入,整体的平衡走势全由那条分割线掌控,创意手法让人赞叹。
妈祖窥井得符的圣迹图式故事传说,应用于各种工艺美术创意品。在立体与平面的妈祖视觉传播载体中,妈祖窥井得符的艺术图像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妈祖信俗中蕴含的丰厚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