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清代《天后本传》中的妈祖与龙王
【发布日期:2025-03-28】 【来源:本站】 【阅读:次】

□黄劲

 

《天后本传》中“潮神顶礼”

 

 

 

《天后本传》中“神龙荷戟”

 

 

 

《天后本传》中“片云致雨”


 

 

莆田学院《妈祖赐福》系列木版画中的“福登”

 

 

 

湄洲妈祖祖庙顺济殿中的“四海龙王”

 

 

湄洲妈祖祖庙祈安洞

 

 

清代道光六年(1826)刻本《天后本传》,又称《天后圣像图志》《天后圣像》《天后传》,是一部图文结合的圣迹图式妈祖志书。全书主体的14个天后妈祖故事皆以左图右文的表现形式呈现内容,笔者试以其中“潮神顶礼”“片云致雨”“神龙荷戟”三则,阐释妈祖与龙王的故事传说,以期对构建妈祖视觉图像的传播有所启迪和帮助。

“潮神顶礼”描绘龙王带着众水族朝拜妈祖的场景。右上部妈祖坐在船中,威严端庄;左下部龙王和众水族持笏虔诚朝拜妈祖。视觉上,层层波浪加深了妈祖的威仪,也把龙王朝拜妈祖的氛围烘托了出来。图画中,线、面的疏密组合不仅体现海洋空间效应,也使妈祖与龙王的形象内涵产生视觉上的新奇之感。

“神龙荷戟”描绘妈祖奉旨锁住导致淫雨不止的神龙的故事。整体构图中黑色云朵衬托出极具聚散造型的视觉特色。该画面大小黑白块面的组织对比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相当于音乐中的“强音”。这则故事,借由妈祖对百姓的慈爱心,增进人们的信仰。宋太宗雍熙二年(985),淫雨三月,百姓苦不堪言。人间皇帝为恤民命,令闽浙两省官员祈祷。妈祖在莆人请求下,演法锁龙,并请玉帝派金甲神押龙返回天庭。故事虽为附会,但内容却触及天理与人情的冲突。人类行为不善获罪于玉帝,故天降淫雨为惩罚。

“片云致雨”描绘妈祖设坛焚香祈雨,帮助家乡莆田解除大旱的故事。散落式的星罗棋布构图,不让有大面积的空白,见缝插针和添枝加叶,主体表现为妈祖庙的供桌上,写着“五湖四海,甘雨龙王”的位牌,庙宇大殿前牌坊上有“祈祷甘雨”横匾,头挽高髻的妈祖正在祈雨。凡能渲染物象视觉显现的画面气氛,即使不易表现的甘雨或龙王形象,也应想方设法以文字绘刻出来。据明代郎瑛《七修类稿》中“祈雨”载:“嘉靖癸亥,杭因祈雨,府差景隆钱道士往富阳县龙门山取龙。……予旧闻苏人都少卿言,同年陆景福知宁波日,取金钱于天井山之事亦然,意于正稿‘辨证类’中,论龙乃神物,非若程子所云龙只是兽,人得而玩者,非也。今益信诸。”在古代,人们耕作最需要的就是风调雨顺,故历史上官员请高僧祈雨之例甚多。妈祖虽非高僧,但自幼受过教导,也具备祈雨法力,故能在农民最需要照顾的时候降雨,免除干旱之苦。该则故事把妈祖神助的范围从渔民、海商扩及农民,让妈祖信俗得以向内陆农业社区发展。

以上《天后本传》中美术图像部分,当为清代民间文人画师所作,反映了特定文化环境下妈祖视觉图像的不同表现方式。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