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深化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莆田学院青春无毒项目组于3月27日前往莆田职业技术学校举办“以青春之声,传禁毒强音”禁毒宣教活动。活动通过“知识科普+深度访谈”的创新形式,深入探究青少年对新型毒品认知的现状与需求,为校园禁毒教育注入新思路。
本次活动打破了传统的宣教模式,创新性地开展“沉浸式调研”,构建起富有吸引力的互动场景。在 “吸‘聪明烟’,一点都不聪明!”主题环节,讲解员李舒涵展示了伪装成电子烟、糖果的新型毒品模型,瞬间激发学生们的热烈讨论,现场气氛十分活跃。紧接着,在“青春无‘毒’局,未来不‘瘾’藏”访谈活动中,讲解员翁静茹与六名学生代表围绕毒品预防展开焦点讨论,深入交流对禁毒的理解和看法。这种情境化应对策略,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在场师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获得了高度认同。
为了进一步了解参与者对禁毒知识的认知情况,活动组同步发放120份调研问卷。统计数据显示,83%的参与者对麻精药品滥用的危害存在认知偏差。这些数据为后续开展更具针对性、精准化的禁毒宣教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活动同步设置禁毒飞行棋、知识转盘等游戏环节,将毒品危害、法律知识融入趣味互动。现场学生通过"情景抉择""风险评估"等游戏模块,在寓教于乐中巩固防毒拒毒技巧。
“原来毒品可能就伪装在我们身边,我们大家都要提高警惕!”活动参与同学这一反馈印证了青少年对新型毒品隐蔽性的认知不足。
本次活动创新采用'调研-教育-反馈'闭环模式,真实对话让宣教更贴地气。未来,莆田学院青春无毒项目组将继续联合莆田市禁毒办深化与各中职学校的合作,持续创新禁毒宣教形式,扩大禁毒宣传覆盖面,引导更多青少年把禁毒知识入脑入心,为构建无毒校园筑牢防线。(颜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