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莆田港承载全省七成“民生暖流”
【发布日期:2025-08-06】 【来源:本站】 【阅读:次】

17年来,LNG巨轮从“1”到“800”艘

17年来,LNG能源累计突破700亿m3

 

 

本报讯 LNG(液化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逐渐成为城乡居民生活转向选择,也极大地改善民生幸福生活品质。2008426日,首艘LNG巨轮“西里阿伦”轮在海事人的监护下缓缓靠泊莆田LNG接收站码头,开启了这条海上能源“生命线”的壮丽篇章。

今年729日,在波光粼粼的湄洲湾上,第800LNG船舶阿尔拉赫巴”轮,满载着7.79万吨的“蓝色火焰”,在“海巡08531”轮的守护下,再次安全靠泊莆田LNG接收站。十七载,从“1”到“800”,累计为我省及周边地区安全供气超700亿立方米。

17载守护,变的是船名与岁月,不变的是莆田海事人守护万家灯火的坚定目光与真诚初心。

作为中国内地第一个完全由国内企业自主引进、建设、管理的大型液化天然气项目,莆田LNG接收站承担着全省70%以上的天然气供应重任。这超700亿立方米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相当于发电近3800亿千瓦时,等效减排效应相当于种植近90万公顷森林。它们化作灶台上跳跃的蓝色火苗,温暖着全省六地市近1000万户家庭的餐桌;化作生产线上的澎湃动力,驱动着近3000家工厂的绿色运转,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不竭动能,守护着八闽大地的蓝天白云。然而,这份清洁与温暖的背后,是巨大的安全挑战。LNG是通过将常压下气态的天然气冷却至-162℃,其运输船舶堪称“海上移动的超级冷冻库”,泄漏、火灾、爆炸的风险如影随形。正是这份对风险的敬畏和对责任的担当,让莆田海事人深知,保障这条海上能源通道的安全畅通,就是守护千千万万家庭的烟火气,就是护航地方经济的绿色未来。

莆田海事局精心打造的“秀海”创新工作室,便是护航LNG船舶安全的智囊团,十余名来自危防、通航等领域的专家骨干,将办公室设在了离LNG船舶最近的地方。他们不只是监管者,更是这条生命线的守护者,潜心编制《LNG船舶进出港管理指南》《LNG船舶安全检查指南》《LNG船舶现场监管指南》等“工具书”,为LNG船舶的海事安全监管工作明确了具体的操作规范和要求,推动LNG船舶的安全监管机制更加全面、更加细致。工作室里不灭的灯光,照亮的是安全监管体系不断完善的路径,更映照着海事人“万无一失”的执着追求。

福建湄洲湾供LNG船舶进出港使用的单向公共航道长16公里,宽度300米,整个进出港航道连接点多、通航环境复杂,每一次LNG船舶的进出港都是一场精密协同的“大考”。莆田海事人不断深化LNG船舶进出港交通组织服务保障,落实航前会议机制,建立“一船一策”方案,会同湄洲湾港引航站、拖轮公司、警戒单位、福建LNG等单位为每一艘LNG船舶科学量身制定靠离泊计划及进出港安全保障方案。依托综合指挥室,建立电子巡查、海上巡查、陆域巡查、空中巡查“四位一体”的立体化监管模式,创新“水空”联动巡航,织就了一张无形的安全网,为LNG船舶安全进出港保驾护航。

船舶早一刻安全靠泊,清洁能源就早一刻送入管网,工厂的机器便能早一刻轰鸣,百姓的灶火便能早一刻温暖。为此,开辟LNG船舶业务“绿色通道”提供“预约办理、线上受理、即报即办”的“云端式”服务和“全业务快办、全时段保障、全过程跟踪”的“全链条”服务,提高口岸通关效率,使得进出口岸和船载危货等审批效率不断提升。加强与代理、业主及引航等单位的沟通联系,准确掌握船舶动态,提供气象、水文信息等,科学安排LNG船舶靠离泊,减少恶劣天气对LNG船舶进出港的影响。每一项服务的背后,都是海事人设身处地的考量与不分昼夜的守候。

从第1艘到第800艘,莆田海事人用专业的厚度、行动的力度和为民的温度,在湄洲湾书写了一段关于责任、奉献与安全的诗篇,这份倾情守护,将继续伴随着每一艘LNG船舶的安全航迹,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安全可靠的“海事力量”与“民生暖流”。(时报记者 林锦堂 通讯员 张洪莉)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