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民警二三事,事事施策皆不同。素有“小上海”的涵江城,升腾的烟火气的背后,有一波倾情民生的社区民警,他们用智慧和热情,为民解忧办实事,枝叶繁花总关情。
“一背一蹲”显担当
8月12日,梧塘镇松东村的刘大伯在镇村干部及家人的陪同下,给梧塘派出所社区民警环义光送来了一面写着“为民办实事 人民好警察”的感谢锦旗。
事情可以追溯到8月7日晚7点多,梧塘派出所接到群众紧急报警,其父亲刘某某当天下午从松东村田螺坑家中外出摘龙眼后失联,家人寻找无果,情急之下向派出所求助。
据社区民警环义光了解,报警人父亲已经是93岁高龄,平时还算硬朗。老人中午刚向家人提及要上山摘龙眼,下午独自外出后便没了音讯,傍晚起,家人到处寻找无果,始终不见老人踪迹。
时间就是生命!考虑到九旬老人在夜间山野滞留的安全风险极高,梧塘派出所迅速启动联动机制,第一时间向分局汇报,联合巡特警支队警航大队及蓝天、曙光救援队展开立体搜救;警航大队利用空中无人机及热成像辅助救援,派出所民辅警、村干部及救援队员分头行动,开展搜寻工作。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全力搜寻,环义光等人在山头一龙眼树下发现了平躺在地的老人,第一时间上前确认老人没有骨折及外伤。
“不用担心,我来背。”见老人体力不支、移动困难,环义光当即蹲下身子将老人背起,在救援队员的协助下向山下转移。到家时,环义光的警服也湿透了,他又蹲下身子不住安抚老人,确认他情况正常,才放下心来。
用脚步丈量责任,以行动传递温暖,“一背一蹲”展现的不仅是警民鱼水情,也是社区民警最纯粹的责任。那件汗水湿透的警服,在此刻就是最耀眼的勋章!
“紧急救助”化险情
7月24日晚19时许,梧塘派出所接到一名女孩报警,情绪激动,称其在家服药轻生,让民警通知其母亲。
情况危急!“片长”林建立即带队出警,迅速研判锁定轻生女孩位置,同步联系女孩母亲赶往现场。经向女孩母亲了解,女孩患有抑郁症,不止一次有轻生的念头。
到达女孩所在楼栋后,林建等人一路狂奔敲开女孩家门,发现女孩身旁散落着一些空药盒,万幸当时女孩还未丧失意识,只见其母亲在一旁苦苦哀求,女孩却无动于衷,不愿配合就医。
在民警一番苦劝仍无济于事后,林建果断决定采取强制带离、送医救治的方案。 见女孩情绪状态起伏不定,林建在送医途中联系了国欢派出所社区民警胡三英,利用心理疏导特长到场联动救助。
“孩子,我们先配合医生,有什么事情想不通事后给阿姨说,我们可以帮你,生命只有一次,未来还有无限可能……”刚下班的胡三英接到电话后,立即赶到涵江医院,现场开展安抚疏导工作。经耐心开导,女孩终于答应配合治疗。由于送治及时,女孩脱离了生命危险。
看到孩子愿意配合,女孩家长万分感激:“要不是你们及时救助,后果真的不敢想象……”事后,社区民警又耐心叮嘱女孩母亲关于家庭教育及监护等的注意事项后,才放心离开。
“将心比心”护安宁
凌晨四点,住在27层的范阿姨又一次摸黑拿起电话报警,楼上传来的聊天声、孩子哭闹声像根针一样,扎破了她本就稀薄的睡意。
原来,范阿姨楼上郭大爷带着一个两岁多的小孙女,正是爱跑爱闹的年纪,作息又“颠倒”,每天可以熬到下半夜才消停。国欢派出所社区民警吴秉林来来回回调解了好几次,郭大爷总点头应着“注意点”,可转头孩子一闹、自己一忙,又难免疏忽。
这次,吴秉林将情况通报所里的“片长”郑宜敏——他处理邻里纠纷向来有办法。两人一同来到了范阿姨家,联系郭大爷现场体验“噪音生活”,看着范阿姨记得密密麻麻的“噪音时间”本子,郭大爷也红着眼圈委屈说“孩子小实在难管”。
郑宜敏和吴秉林心里有了数——单纯靠楼上的保证解决不了问题,于是提议了一个“双管齐下”的方案:“楼上铺块地毯,孩子蹦跳的声音能小大半;桌椅脚贴静音垫,挪东西就不会‘哐当’响。至于孩子作息,咱们慢慢调,中午少睡点,晚上早点哄着,怎么样?”。
郭大爷先应了:“我明天就去买地毯!垫脚也马上弄!”范阿姨看着民警画的“降噪方案”,又看了眼郭大爷通红的眼眶,将心比心,也点了头。
几天后,楼上客厅铺上了厚厚的地毯,郭大爷的小孙女光着脚在上面跑,声音闷乎乎的,像被棉花裹住了。桌椅脚贴上静音垫,挪动时再没了刺耳的摩擦声。郭大爷每天中午带着孙女下楼遛弯,小家伙晚上困得早,九点多就乖乖睡了。
一块地毯、几片静音垫,加上彼此多一分的体谅,让两户人家终于找到了安稳的夜晚。
“苦口婆心”解心防
“感谢你们帮我找回老人,没有你们的帮助,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7月23日上午,江口派出所社区民警张宇收到辖区群众送来的一面印有“真心为民办事 倾心为民解忧”的锦旗,对其帮忙找回走失家属表示衷心感谢。
原来,7月21日16时许,江口派出所接到群众陈女士报警求助,称其母亲因与家人争吵,离家出走、去向不明。家人四处寻找无果,十分担心,希望民警帮忙寻找。
警情就是命令!接报后,张宇详细了解老人的体貌特征、衣着打扮、走失时间地点等信息,耐心安抚家属焦急情绪,并在综合指挥室的配合下,调取周边视频监控,逐帧排查、追踪,研判老人的行动轨迹,又以老人走失地点为中心,走访周边群众,展开“地毯式”搜寻。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找寻,张宇终于成功找到离家出走的老人。老人身体状况良好,但因长时间行走显得有些疲惫。民警驱车将其平安送回焦急等待的家属身边。当看到老人安然无恙、平安归来的那一刻,家属激动不已,一遍又一遍地说着“谢谢”。
“阿姨,遇到事情可以好好沟通,下次可不能拿自己的安全开玩笑啦!”“你们作为子女,也要注意老人的情绪,履行好好监护职责,避免发生危险。”事后,张宇又苦口婆心地叮嘱老人及其家人。(郑忠祥 林鸿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