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祖泉
清嘉庆年间,烟台“海运兴盛”,福建的商帮纷纷到那里去经商,并在烟台商业中心区“毓岚街”建了福建会馆。因会馆内奉祀的妈祖,是从湄洲祖庙分灵去的,故称“天后行宫”(又称“妈祖宫”)。
烟台的天后行宫始建于清光绪十年(1884),至光绪三十二年(1906)才竣工。其建筑上用的石雕等都是由泉州一带的能工巧匠加工后,从海道运往烟台,并由原艺人安装。其雕刻艺术,有圆雕、浮雕、深浮雕、透雕等,所雕刻的人物、花卉、鸟兽等艺术品,细腻精致,千姿百态,总共有近百个的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堪称“通体雕刻”,是古建的精华。其工程之大,用费之巨,被称为“鲁东第一工程”。
其建筑面积占地3500平方米,有山门、大殿、左右庑廊及戏楼等建筑群。它沿着中轴对称组成建筑布局,承袭了清乾隆以后的建筑风格,富丽堂皇。大门的左右耳门,设有别具一格的六角石门,门额分别题刻“风平”“浪静”,祝愿航海平安。山门正心檩条大额上枋上,有精致的“吹箫引风”雕刻。
山门的石刻楹联是“熙朝崇祀典鲁亚闽并分一席;湄岛现慈航江河海普渡千艘。”山门主楼正中竖挂“天后行宫”匾。屋脊上有“二龙戏珠”的龙吻以及垂脊与檐角的十二个小亭的雕刻,点缀得幽雅别致。
大殿气势宏伟,庄严大方。斗拱全由雕工精美的一对对狮子来撑托,有相依而坐的,有怒目对视的,神态各殊。大殿上也有“战长沙”“赵氏孤儿”“麻姑晋酒”“子仪拜寿”等雕刻,错落有致。其石柱楹联是“地近蓬莱海市仙山新客话;神来湄渚绿榕丹荔故乡心。”大殿奉祀“天后圣母”神位,香火鼎盛。左右陈列着金瓜、金钺、朝天镫、龙斗棍、月牙铲、方天戟、鸾刀、抓印、抓笔等仪仗,因为妈祖多次受皇帝晋封,故配享“銮驾”的礼仗。中梁悬挂“褒海镜清”的匾额。
这座跨越山海的文化丰碑,至今仍在向世人讲述着有关妈祖的故事。当海风掠过飞檐,那些镌刻在青石上的航海记忆,早已化作联通古今的永恒航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