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荔城乡村,稻穗渐黄,村容整洁。9月8日,荔城区政协“全效推进乡村振兴示范镇村创建”课题调研组一行来西天尾镇北大村、黄石镇惠下村等重点村落,实地察看了解该村产业融合发展、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治理等情况。
委员们深入农村民生工程改造点、乡村文旅项目现场、村民活动场所等,与项目负责人、企业运营方、镇村干部进行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了示范创建在规划实施、政策落实、产业培育、特色塑造等方面的创新做法、成功经验以及面临的资金、人才、用地等实际困难。
对口协商会上,与会委员结合调研所见所闻所思,踊跃发言,气氛热烈。大家一致认为,各创建点规划起点高、推进力度大、特色亮点多,展现了荔城区乡村发展的巨大潜力和美好前景。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围绕如何“全效”推进创建工作进行深度协商,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在产业增效方面,建议强化科技支撑和品牌建设,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发展智慧农业、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新业态,避免同质化竞争,真正让产业旺起来、农民富起来。在人才集聚方面,建议完善引才育才留才政策,搭建平台吸引更多乡贤、高校毕业生、专业技能人才返乡入乡创业兴业,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在生态宜居方面,建议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巩固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垃圾分类处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在要素保障方面,建议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集成,优化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创新投融资机制,保障乡村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用地需求。
围绕全区乡村振兴示范镇村创建工作,区农业农村局、区文旅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分别介绍工作情况,就委员们提出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现场回应和互动交流,表示将认真研究、充分吸纳这些宝贵建议,将其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举措。
区政协副主席胡晓英表示,要以更实的举措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要以更高的标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以更活的机制促进要素汇聚,激发内生发展动力。区政协将持续关注乡村振兴工作,充分发挥协商民主独特优势,通过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多种形式资政建言,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共同助力荔城乡村振兴事业再上新台阶。(时报记者 郑育俊 通讯员 史明霞 陈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