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张居正故居继续往西行走,一路上沐浴在这淅淅沥沥的秋雨中,浸润在那浓浓郁郁的荆楚文化氛围里。我领略到古城的遗韵与特殊的风尚。那阵阵长江凉风徐徐吹拂在我身上,更让我感悟到一种异样的难以言状的楚汉古风——钟灵毓秀。刹那间,恍惚让我看到大禹初分天下时九洲之一的荆州古文明气象,到处是悠久的历史的印记和人类进步与发展的足迹。其实,楚文化是先秦时期由楚人创造出来的一种地域性文化。先人创造了楚文化,又派生出神秘的崇巫哲学、楚辞文学等,还有精妙绝伦的漆器和铜器的智慧创造,成为华夏颇具代表的古代物质文明的标记!正好有了这么丰厚的物质基础和深邃的精神财富,使得楚国不仅能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更是位列战国七雄,占据大部分南部中国,成为当时版图最大的诸侯国。秦汉时期,楚文化进一步与中原文化融合——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不过秦统一中国后,楚国乃不复存在,但其楚文化并未因此而消亡。西汉开国之君刘邦立国后,秉承楚汉遗风,与整个华夏文明融为一体。
沉思之中,穿越历史的隧道,或古老的文明时空,又带着一种尊崇与钦羡之情,走进古城荆州博物馆。
馆舍荟萃了史前和公元后荆楚地区出土的宝贵文物遗存。考古学家按照出土发掘的各类文物,分为石家河文化、屈家岭文化、大溪文化等,而每个特定的文化区域,都代表其重要的社会物质文明。诸如瓷器、铜器、玉器、石雕、象牙等,以及以这些为原材料制造成各种用于生活上的器皿,如瓶、罐、盅、壶、盘、碗、碟、缸、鼎hellip;hellip;楚风遗韵感染着这座古城,使其更颇浓郁富足的文化韵致。我惊喜地发现博物馆里展示出来的“和氏璧”。原来成语完璧归赵就出典于此呢。又令我震撼的是展示出土简牍文字,那洋洋洒洒汉简文字,齐刷刷地刻在竹简上,构成一部鸿篇巨著。那恢弘质朴、刚健而又秀逸的汉简字迹,详尽地记录了荆楚的古代人文。那古老的编钟、石磬,仿佛弹奏出一曲曲悦耳动听的时代旋律。幻觉之中断乎空中舞女在翩翩起舞其风姿绰约,既昭示出博大精深的楚文化的弦歌美曲,又给人以余韵不绝的精神美感。我飘飘然,享受一番几千年前古老的华夏原始之乐章,真是沁人心脾。
荆州考古专家不懈努力,深入实地挖掘研究,荣获“夏鼎考古学成果”和“马山一号战国楚墓丝织物保护研究”课题奖项。先后推出《江汉平原原始文化展》《凤凰山168号汉墓展》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专题大型展览。特别是出土于上世纪70年代的凤凰山168号汉墓男尸和鲁家山女尸,出现了人间奇迹。我大饱眼福,目睹到两千多年前埋葬在深土里的贵人hellip;hellip;(郭大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