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1月27日 星期一
天气预报:
莆田城(中)
【发布日期:2017-05-10】 【来源:本站】 【阅读:1404次】

□林春荣


唐贞观元年(627),莆仙人开始在南北洋开凿池塘,筑堰蓄水,围垦造田。那些有限的文史资料上,一些水塘已出现在乡民的生活之中,比如诸泉塘、永丰塘、颉洋塘、沥浔塘等。这些水塘全都靠近山麓,既有丰沛的水源,又利于人们的劳动,人们很快从开凿水塘中得到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为更大规模的农田开发,提供宝贵的技术支持。
唐贞观五年(631),具有历史意义的围垦造田工程——国清塘开凿成功,这个利用地形筑建的水塘,四周地高,有青山、天马山,中间自然形成洼地,其水域面积达数百亩,灌溉面积达数千亩以上,成了莆田水利史上一页重要的内容。
在筑成国清塘之后,近一百五十年时间,莆田史书上没有筑塘围堰的具体工程名称、地点。但我相信,莆田人从不间断这类人定胜天的水利工程。因为先人乡民已从筑堰围垦中得到了广阔而又肥沃的水田,这些水田不仅养育了他们自己,也养育了世世代代的儿孙。虽然没有任何的史料可以证实我的想象,但我已从莆田文化的发展轨迹,已从这块广阔的兴化平原上,隐隐约约地感受到那些沉淀在历史烟尘之中的水塘。
唐建中年间(780-783),县志上浮现一个莆田著名人物:吴兴。吴兴率众在杜塘围海造田,同时,利用上下游水位的落差,在延寿溪筑延寿陂,并于陂首修建渠道,引水灌溉,开垦耕地。筑陂引水这一水利设施对莆仙经济的发展具有革命性意义。溪流上的陂堰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溪水丰沛的径流量,源源不断地发挥天然溪水在滩涂淡化、围垦、灌溉的独特效能,而且陂堤所形成的水堰,可以蓄积相当数量的溪水,可以调节不同节气所造成的不同丰枯期,是古代一种利用溪河海拔高低筑建的小型水库,既能防止雨汛所带来的水涝现象,也能提高农田抗旱能力。
唐元和八年(813),福建观察使裴次元率众在红泉界筑堰储水,开发附近水田三百二十二顷。同时,裴次元在黄石东甲筑建东甲堤。东甲堤首次出现在史籍上,说明当时南洋平原的开发已形成相当大的规模,这里已出现了众多的村庄,和居住在这里从事农桑的农民。
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史书上出现了萩芦溪流域的水利工程。平海军节度使陈洪进在萩芦溪下流江口创建南湾上下洋陂。洋陂长三百多米,灌溉面积达七千亩,是当时境内最大的水利设施,为萩芦溪下游两岸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从公元627年到977年,三百五十年的漫长时间,莆田先人筑堰建塘,围海造田,在辽阔的南北洋开垦了数以万亩的良田,为一座城市的诞生准备了丰厚的物质基础。数十个水塘、数百里渠道、数万亩水田,这些沉甸甸的农业数字足以开创一座城市辉煌的农耕文明。莆田城正是从这广阔的土地吮吸着稻米的芳香,城市的血管才能流动着生生不息的生命胚胎,城市的小巷才能穿行这欣欣向荣的生活气象。

公元622年,莆田县城的出现,开启了一座城市深远的历史渊源。从萌芽到成熟,这个漫长的时间历程里,莆田县城日渐“长大”、繁华。只有时间,才能不断完善一座城市的成长记忆;只有时间,才能不断提升一座城市的文明高度。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建太平军,领莆田、仙游、兴化三县,军治设在游洋。不久,改太平军为兴化军。
宋太平兴国八年(983),移兴化军治于莆田县。
公元983年,莆田县城升格为兴化军城。一座城以城市的名称开始其漫长的文化旅程,它所包括的内容有军城、城市、街巷、城墙、军治、军学等。
历史上有一行具体的文字,细细地叙述莆田城的开始:宋太平兴国八年(983),知军段鹏始建军城,内筑子城,周二里三百一十八步,以护官廨,又筑土垣为外城,以环民居。
我的手头上,没有子城的地图,也没有详细的材料,但从子城的周长,大致可以推测它的范围。而以民居为主体的外城,才是城市最真实的内容,才是城市最具活力的主体。古谯楼作为 内外城的地理标识,不仅能让人详细地感受到城市的布局,而且还可以让人辨识城市各个功能区域和设施的合理与科学。
宋代的莆田城,一直在历史的画轴上展示它的位置、范围、规模、街巷、城门,一直在莆田的地理上展示它的建筑、文化、民俗、地方风情。莆田城属于延陵里,分别叫东延陵里、西延陵里。它的大致范围,南面走向基本沿着下磨溪的流向,东面从拱辰浅水湾至镇海天九湾,以旧福厦路(即今天的八二一大街)沿线为城墙;西面从拱辰门经胜利路至梅山为准,北面从梅峰寺、西岩寺直至石室路与文献路交叉点,这座城市的范围一直保持到公元1121年。
莆田城的修筑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时间,千年时间湮灭了无尽的故事。无数的人或物,已沉没在时间的海洋中,连那高高的莆田城也因某些原因远离了我们的视线,了无痕迹,只在一些文字上简单地叙述关于城的历史。而在那些有限的文字里,我遇到了一个千年前的莆田乡贤,正是这个叫陈靖的莆田人,让私宅建造兴化军治,完成了一个行政机构的顺利搬迁,陈靖也就成了这座城市当之无愧的第一主人。
时间如烟如雾,遮住了多少真实的面孔,遮住了多少大公无私的心灵。我真不知该用什么样的词语,来介绍这个先贤的善举,来赞美他的行为。但我知道,正是有陈靖这样千千百百的乡亲,从每一个细节,从每一件小事,从自己做起,才会有这座城市,才会有城市的建筑、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城市精神。
从建城时候起一百年之后,宋元丰六年(1083),福建省古代规模最大的引水工程——木兰陂竣工了。木兰陂的建成不仅增加南洋平原的灌溉面积,而且直接引领兴化平原的全面开发,使莆田的粮食生产有了坚固的保证,直接推动莆田经济的高速发展,达到农耕文明的高峰。
有了坚实的经济基础,莆田文化也迎来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高峰,这个文化高峰体现在莆田厚重的文化史册。从公元983年筑城之始,整个北宋时期莆仙学子以科举进仕抒写着一卷光辉的文化史册,一大批耳熟能详的姓名,光芒四射地走上时代的前沿地带,涌现出林默、陈洪进、蔡襄等历史名人,使这座城市闪耀着文化的光芒。正是这个时候,莆田城才有了建成一百三十八年之后一次重大的修建。
宋宣和三年(1121),建筑砖城,高一丈五尺,基厚七尺五寸,周七里八十三步,设五个城门,东名“望海”、南名“望仙”、西名“肃清”、北名“望京”、东北名“宁真”,其城上都有门楼。
从土城墙改建为砖城墙,又增设城门、门楼,莆田城有了一座城市应有的基础建设,有了不可缺乏的城市建筑特征。城墙、城门、门楼,在我有些古老的印象中,这才是一座完整的古代城市,这才是我心中古老的莆田城。
在此后一百零九年的时间里,莆仙人静心读书、科举、写诗、作文、耕海、牧田,安静地度过两宋时期,莆田政治经济文化达到了异常繁荣的高度,莆田人用修建莆田城来证明莆田的经济、莆田的文化。
宋绍定三年(1230),兴化郡守曾用虎修建府城,表里砌石,周一千二百九十八丈八尺,高一丈八尺,内外砌石墙,墙顶覆砖、设楼垛。
关于莆田城的往事从这个时间上沉入遥远的时间之中,在这次大规模修建之后,没有点滴有关莆田城的迹象或些许的故事。在这段并不漫长的时间里,兴化城遭受几多变故,更换了三个不同的统治政权。而在每一次更替中,莆田人总是以生命来证明莆田城的坚固和不可剥夺,来证明莆田人泣惊鬼神的性格。一段在历史的血泊中泅渡的文字,依旧疼痛地浮现在我的目光之上hellip;hellip;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