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古代的高考
【发布日期:2017-06-07】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汪翔

科举制被称为古代的高考,并不是从来就有的。秦朝以前,中国社会采用分封制,选士也依靠世袭制度。秦汉时期,选士采用察举制,由州郡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察举制缺乏客观的评选准则,虽有连坐制度,但后期逐渐出现地方官员徇私,所荐者名实不符的现象。到后来其基本为世族大家垄断,士大夫更相滥举,互相吹捧,弄虚作假。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改良,并没有从根本上革新人才选拔制度。
开皇七年(587),隋文帝定制,每州每岁贡士三人参加考试,从此拉开了中国封建历史上科举制度的大幕,古代的高考诞生了。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绵延了一千三百多年。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四月,首开进士科,这是中国政制史也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它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在政治制度上的成熟,同时也启发了西方后来的文官制度。隋炀帝在野史和小说中是以昏君的面目出现,他其实是有历史功绩的。从此,开科考试成为一个由法令规定的体系,成为国家按才学标准选取官员的考试制度。
自唐代以来,封建统治者承续了此种科考制度。唐代科举是每年举行一次,宋初仍沿袭此制。因此那时对读书人来说,最痛苦的不是读书之苦,而是每年一次往返京城的跋涉之苦。在交通并不发达的古代,行千里路并非易事,实在是对读书人身体素质极大的考验。古人所说的“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其实有更为深刻的内涵。唐代有个举子刘蜕曾在《上礼部裴侍郎书》中诉说了赴举的辛酸:“家在九曲之南,去长安近四千里。膝下无怡怡之助,四海无强大之亲。日行六十里,用半岁为往来程,岁须三月侍亲左右,又留二月为乞假衣食於道路。是一岁之中,独留一月在长安。王侯听尊,媒妁声深。况有疾病寒暑风雨之不可期者,杂处一岁之中哉!是风雨生白发,田园变荒芜。求抱关养亲,亦不可期也。”刘蜕所说的“半岁为往来程”,虽然诉说了赶考的辛酸,也吐露了其间沉重的经济压力。半年间不仅收入全无,还有旅途车马费、旅店费、饮食等盘缠,是一笔大开支。有人当年考不上,干脆就留在京城,以待来年。但这样与亲人常年分别,难解相思之苦。唐代费冠卿为了应举,离家久居京城,当他进士及第时,却传来母亲去世的噩耗,于是悲从中来,绝意仕进,隐居安徽池州九华山,并作《久居京师感怀诗》云:“茕独不为苦,求名始辛酸。上国无交亲,请谒多少难。九月风到面,羞汗成冰片。求名俟公道,名与公道远。力尽得一名,他喜我且轻。家书十年绝,归去知谁荣。马嘶渭桥柳,特地起秋声。”到了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英宗“道涂之劳良苦,朕甚闵焉”,颁诏改为三年一试。
宋朝是科举承前启后的朝代,也是臻于成熟的朝代。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对于屡考不第的考生,允许他们在遇到皇帝策试时,报名参加附试,叫特奏名。也可奏请皇帝开恩,赏赐出身资格,委派官吏,开后世恩科的先例。
宋朝以后直到清末宣统年间,科举制基本上没有什么本质的改变。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最终消亡。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