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银华
话说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莆田举子黄公度高中状元。在殿对时,高宗皇帝问他:“卿土何奇?”黄公度答:“披锦黄雀美,通印子鱼肥。”
莆田美食众多,状元郎却把子鱼推为众多美食之首,可见其对它情有独钟。
江口镇古称迎仙镇,地处莆田与福清交界,唐宋开始就已经在这里设立迎仙驿站,是北方官员和来往宾客进入莆田的第一驿站。
江口桥下古有子鱼潭,是淡水与海水的交汇处。每年冬末春初,海里子鱼大腹便便游到淡水处下卵,这时正是捕捞的最佳时节。当时不少达官贵人或文人墨客都在迎仙驿站住过,都品尝过子鱼鲜美的味道,把通印子鱼视为珍贵的美味佳馔。因此,也留下不少赞美的诗篇。宋代宰相王安石咏叹:“长鱼俎上通三印,新茗斋中试一旗。”宋代大书法家黄庭坚品尝后也题写了:“子鱼通印蚝破山,不但蕉黄荔枝丹。”
子鱼鲜美的味道加上历代名人效应使其身价倍增,把它作为莆田第一驿站首道佳馔也是实至名归。
江口是北方宾客进入莆田的第一驿站,所以面条也就成为北方人的偏爱。驿站的厨师们不但为他们奉献了一道道莆田特色美食,同时也向北方宾客学习了煎、炒、卤、烩等北方厨艺。南北交融的环境催生了江口卤面这一美食,甚至连卤面所用的食材都体现了南北交融的特色。当时,就流行着“通印子鱼破山蚝,囊山金针香菇豆”的谚语。
谚语中的“破山蚝”说的破山,就是江口近邻新厝海边滩涂中的小历山,由于长期受海浪冲刷,水土流失,山上石头龟裂,裂纹累累,故叫“破山”。浸在海水中的山石长出的蚝以个大味鲜而闻名。因此,江口的蚝煎、蚝溜也是脍炙人口的风味美食。
囊山金针也有自己的传说,传唐朝高僧本寂为答谢当初为他剃度的囊山寺,特地从江西曹山带回黄花菜,引种在囊山寺周围的田地上。得利于囊山的水土和气候,黄花菜开花前花蕾个大色金黄,在阳光下一根根如闪闪发光的金针,所以引用佛家偈语,赐名“金针”。
而说到“香菇豆”,自然会想到囊山寺附近的香草庵。话说宋仁宗庆历年间,浙江绍兴有个师爷要前往潮州赴任,因种种原因滞留在香草庵,为答谢香草庵尼姑对他的收留与款待,他把从浙江带来的茴香豆送给了香草庵,并教会她们种植。由于香草庵的水土和地理环境适宜,香草庵的茴香豆粒大味香、口感好,深受世人青睐。当然,其也成为江口卤面不可或缺的食材配料。当时,莆田邑人没有见过这种豆,又不知道叫什么名,所以只能叫“香草庵尼姑种的豆”。为了叫起来方便,慢慢就简称其为“香菇豆”,也使茴香豆落户莆田后多了个特有的名称。
有了“通印子鱼破山蚝,囊山金针香菇豆”这些山珍海味,加上南北交融汇合的煎、炒、卤、烩等厨艺,莆田第一驿站招待北来南往宾客的首道美食“江口卤面”,顿时名声大震。于是,江口卤面便成为莆田人舌尖上的一道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