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从方志记载看宋代莆田科考的兴盛
【发布日期:2009-07-01】 【来源:本站】 【阅读:次】

从方志记载看宋代莆田科考的兴盛

五、地狭人贫,以儒为业也是莆田科举鼎盛的一个重要原因。

诚然,北方大量人口的南迁,促进了福建经济文化的发展,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但由于移民的急剧增加,不可能在同时期内使耕地也有相同的比率增长,因此,导致了巨大的人地矛盾,在兴化军尤为突出。正如郑樵在《通志》中所言:“吾莆地狭人贫,惟以读书为业。”宋邑人进士方惭也说:“闽人无植产,恃以为生者读书一事耳。”[34]

对于莆田存在人口过剩的现象,南宋理学家林光朝在《艾轩集》中是这样记叙当时的情景:“莆之郡二百年,虽以州名,其实一县也,原轸如绳,廛里如栉,十室五六,无田可耕。”然而,在“地狭人稠,为生艰难”情况下,聪明的莆田人却另拓谋生之路,诸如从事技艺、经商、出家以及向海外移民等,其中也包括不少人以读书为业,积极参加科举考试,希望一朝金榜题名,摆脱这样的困境。“居今之人,自农转而为士”。[35]邑人方大琮说的“吾邑(兴化)家尽弦诵,人识律令,非独士为然,工农商各教子读书,虽牧儿馌妇,亦能口诵古人语言”[36]和陈俊卿的名言“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就是当时最真实生动的写照。科举的殊荣有了公认的社会价值,于是一场科举浪潮便在莆田大地喧腾而起。

更有意思的是,宋真宗的一首劝学诗,将读书、科考、入仕三者之间的联系以及带来的种种好处,描绘得淋漓尽致,确实影响了士人上百年之久。《劝学诗》云“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欲逐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37]正由于这种“学而优则仕”思想的驱动,所以,科举便成为当时对学子最具吸引力的事业。毫无疑问,这种劝学观念约定法成,习久成俗。

据宋人所见,时兴化军学生之多,学风之浓,十分动人。如仙游县“乡闾右学,后生不儒衣冠,不得与良子弟齿。岁时即先生旧德,以指授经术。其为词章,相与讲导,锻成一律。进取科第,若逢蒙之射而陶朱之贾。其失中而莫售者鲜矣。”[38]这些士子努力向学、以儒为业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应举入仕,归根到底还是受到科举取士的激励和推动。

同时,与宋代兴化人崇儒重学,读书人地位较高也不无关系。莆田自唐至宋,以教授为业者数不胜数,甚至有两三代相继为师者。他们虽然生活清苦淡泊,但能以推广教化、传播学术思想为己任,因而普遍受到世人的尊敬。此外,民间“天地君亲师”的观念深入人心,“隆师以重道”“父兄无不敬先生”的良好社会风气,也大大促进宋代莆田科举的兴盛。 (续完) (林祖泉)

注释:
[1] (明)何乔远。闽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
[2]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第1022页。
[3] 出处同[2],第979页。
[4] 陈石怀主编。福建历代作家评传 (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
[5](宋)黄岩孙。仙溪志(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
[6] 金文亨主编。莆田历史文化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
[7] [8] [17] [28](宋)李俊甫。莆阳比事(M)。
[9] 金诤。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10] 张希清。论宋代科举取士之多与冗官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1987,(5)。
[11](宋)蔡襄。蔡襄全集。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第432页。
[12] 出处同[11],第425页。
[13](明)黄仲昭,周瑛。弘治兴化府志卷29(M)。
[14] 、[15](清)廖必琦。乾隆莆田县志卷2(M)。
[16] 、[18] 许更生、林祖泉。兴教育人 (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19]出处同[2],第975页。
[20]出处同[2],第977页。
[21]出处同[2],第975页。
[22] 出处同[2],第1022页。
[23](元)黄方子。兴化路兴学记。
[24] 出处同[2],第1022页。
[25] 出处同[2],第833页。
[26] 出处同[2],第977页。
[27] 出处同[2],第978页。
[29](明)林文。仙游县重修县学记。
[30] 出处同[2],第33页。
[31] 出处同[2],第716页。
[32] 出处同[2],第35页。
[33] 出处同[2],第719页。
[34] 出处同[2],第1032页。
[35](宋)曾丰。缘督集卷17(M)。
[36](宋)方大琮。铁庵文集卷339(M)。
[37] 刘海峰,庄明水。福建教育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
[38] 出处同[11],第572页。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