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莆田余甘
【发布日期:2009-07-20】 【来源:本站】 【阅读:次】

莆田余甘

余甘又名余甘子、油甘子、望果,是莆田山区、半山区常见的小果,与橄榄,杨桃齐名,成为“三大小果”之一。

弘治《兴化府志》载:“余甘本生西域,梵(印度)语所谓安摩乐也,今闽、广皆有之。”可知莆田的余甘,当自明代始,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余甘树适应性强,立地条件要求不高,极耐旱和耐瘠,荒芜杂地、沟边、溪边,它都能破土而出,悬崖峭壁处也能穿石缝而生;低丘的土地质,无论是红壤土、砂质土、碎石砾地带,都可生长。因之莆田山区、半山区的地带,遍栽余甘树,其产量自古是全省之冠。

莆田余甘的著名品种颇多,有“人仔面”、“长德”、“算盘只”、“白本”、“粗龙”及“乌鬼”等,1989年还引进外地的名种“粉甘”。“人仔面”名种的特色是:果面平滑光亮,呈半透明,果肉厚,呈白色,晶莹可鉴人面,故名。余甘的质嫩脆而少纤维,富有维生素C。初食时味略苦酸,良久则回甜可口,留香齿牙之间,故有“余甘”之妙名。

自古以来,余甘有一定的经济价值,食用、药用两相宜。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载:余甘有“主辅益壮气”、“主虚风热气”、“主丹石肺伤”、“解硫磺毒”、“解金石毒”、“解鱼毒”、“久服轻身”及“延年长生”的功效。《异物志》也有记述:“余甘在养生、保健与治病方面都有其重要价值。”

莆田民间用食盐水浸泡余甘,备为药用,据说食之可以治疗积食、厌食,帮助消化以及清热解毒、消炎,治咽干喉痛等常病,颇为有效。旅居东南亚的侨胞,他们回乡探亲时往往也带些余甘回去,依法泡制,成为古朴的家庭简便的食物与药物。 (康永福)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