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宋仁宗时兴化两贤令
【发布日期:2012-09-23】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据《游洋志》卷之三记载,宋仁宗在位期间(1023-1063),兴化县先后有两位受到人民群众好评的知县。
许世昌,庆历六年(1046)来宰斯邑。爱民如子。其有笞杖之刑,亦只示辱而已。且清白自持,但饮邑中一水,馀无所取。百姓比于召信臣。
张彦博,嘉佑二年(1057)宰斯邑。有雷厉风行之风,有宽厚待人之量。老百姓一旦犯法,不用审问,不用动刑具,囚犯的罪行就会一清二楚;老百姓也无不佩服他办事效率高。所以,县令梅泽在堂壁上题词:“由太平以至元丰,历百馀年,临是邦者惟闻许公世昌、张公彦博仅称贤令焉。”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兴化置县;到了宋神宗元丰时(1078-1085)恰恰经历百馀年。
时势造英雄。宋仁宗在位时兴化县有两位受到民众好评的知县,那是来之不易的。这是值得我们今天好好研究的。
宋朝建国之初,“冗官”之弊一直无法克服。后来又出现“冗兵”局面,朝政愈发雪上加霜。到了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出任宰相,提出“抑侥幸”,即不要搞封官许愿、“精贡举”,重视选拔明经人才等国策,宋仁宗决心改革吏制,实行新政。
其中,最突出的是改革考试制度。例如,旧制选拔进士仅考诗赋,新政则增至三种:“先策,次论,次诗赋”。这一制度遂成宋朝中期既定方针,后来王安石、司马光任相时都这样做。嘉佑二年(1057),宋仁宗“亲试举人。凡进士与殿试者,始皆免黜落”,进士和殿试者从此有了言论自由。可见,宋朝治世从庆历新政(1043-1045)开始选贤举能。
为什么庆历新政那么灵?前后仅仅三年,就会大见成效?原来,学校教育是国家和民族的命根子。教育方针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官风和民风的健康程度。春秋后期,孔子创办私学,用六经教书育人,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君子精神。有了君子精神,才能勇挑国家和民族重任。
范仲淹的精贡举也是这样,对全国各地学校教学要求比以前更加严格了。要求他们不仅要教好诗赋,而且还要教好国策,读六经,明古今,懂得出谋献策,写政论文。国策,是国家的基本政策。宋初所以冗官,不会办事的人多,全因为应试时不是考国策,而是仅仅考诗赋。所以,出了问题不能一味怪政府官员,还要怪国家考核时出了偏差。政论文是对考生国策、理论、能力、观点等方面的综合测试,既考核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知识水平,又考核学生政治思想修养或政治见解等等。由于考核要求不同了,精益求精,所以,庆历新政揭开了宋朝中期改革的序幕,改革吏治,改革考试制度成了那时的重头戏。司马光、王安石等人虽然是以前的进士,但是,他们却都是经过庆历新政洗礼的人们,无不显得今非昔比了。司马光后来主编《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大史学家;王安石后来主持变法,历史贡献大,列宁称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许世昌、张彦博出任兴化知县,干出了一番事业,受到了当地的好评,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知县不同了,兴化军三县人口变化规律也不同了。《重刊兴化府志》即弘治志卷之十说,据《宋史》记载,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984)63157户,宋郡志为64887户,其中主户41982户,客户22905户;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55237户,其中主户35153户,客户20084户;宋光宗绍熙年间(1190-1194)72363户,其中主户44376户,客户27987户。太平兴国年间,这一地区人口已经达到63157户,但是100年后,这里在籍人口反而少了近8000户,和唐朝前期在籍人口不断上升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到了后来却是又升了起来,增加了一万七千多户。
宋代兴化军在籍人口为什么先降后升?一句话,冗官害死人!政府官员不会办事的人多,地方上遇到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人们只好背乡离井,到别的地方谋生。其结果人走多了,成群结队离开了,兴化军三县人口也就不断下降了。到了庆历新政时,改革吏治,官风变了,人心才渐渐思定了;到处流浪、无家可归的人们一直到了这时才想回到自己的家乡。从此,在籍人口开始回升了。所以,庆历新政期间兴化军在籍人口比元丰时还少得多,经过三四十年长期努力后才达到55237户。以后木兰陂等农田水利工程竣工了,发展农业的条件日益完善了,在籍人口也就越来越多了。所以,知县不同了,有时也会迎来在籍人口的大变化。
毛主席说:“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宋仁宗时兴化两知县富有中华民族的君子精神。他俩立足山区,爱祖国,爱人民,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史上留名,令人赞叹不已。他们给后来人树立了榜样,推动和促进了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据《游洋志》卷之四记载:熙宁九年(1076),薛奕“以贡士入京,上书愿就武举,遂以第一甲状元及第。时同郡徐铎亦冠进士,神宗赐诗以宠之,曰:lsquo;一方文武魁天下,四海英雄入彀中。rsquo;”兴化教育从此名闻天下。所以,庆历新政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并不是由谁说了算,而是由宋朝中期改革日益深入的社会实际下结论。
时势造英雄,庆历新政简直成了英雄辈出的改革,司马光、王安石、许世昌、张彦博hellip;hellip; (林劲松)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