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尝从朱文公游。朱熹(字元晦)以道学倡天下,涵造义理,言无虚文。熹受业于李侗,得程颢、程颐之传,兼采周敦颐、张载等人的学说,集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亲自主持白鹿洞、岳麓书院,讲学五十余年,弟子众多。其学派被称为闽学,或考亭学派、程朱学派。诚师从文公学,学问大进。熹尤喜作诗,尝曰:“诗者,志之所至,岂有工拙哉?亦观其志之高下如何耳。是以古之君子,德足以求其志,必出于高明纯一之地。其于诗,固不学而能之。至于格律之精粗,用韻属对比事遣词之善否,今以魏晋以来诸贤之作考之,盖未有用意于其间者,而况于古诗之流乎?近世作者乃始留情于此,故诗有工拙之论,葩藻之词胜,言志之功隐矣。”(引自《鹤林玉露》)熹尝举似所作绝句示学者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所論,盖借物以明道也。其尝论诗示傅诚诸学子云:“孤灯耿寒熖,照此一窗幽。卧听簷前雨,浪浪殊未休。”熹曰:“此虽眼前语,然非心源澄静者,不能道。”观此,则朱文公之所作,又可概见矣!
诚聪慧警敏,潜心研读,过目成诵,颖悟超人。可谓“红云紫雾三千里,黄卷青灯十二時。”淳熙八年(1181),莆阳举子刘渠、方仲能、刘弥正、顾杞、顾椲、林浩卿、王栐、傅诚、傅丙赴京应省试,同擢黄由榜进士。丙官无为教授。诚初调永春尉,力辨陈介珪之冤,与上官忤,因纳告勅于宪台,求去。介珪卒,其冤得直。邑人工部侍郎兼侍讲黄艾(字伯耆),登第后累历清要。庆元元年(1195),艾被旨使北,充金国正旦使,壮诚有守,奏请宁宗辟以行,凡表奏之类,悉以委诚。诚撰《使金》诗云:“霜明玉节映寒流,马渡泸沟向上头。万里河山观古塞。百年荆棘叹神州。要临瀚海铭燕石,莫上新亭作楚囚。多少遗民思旧俗,可怜金帛岁包羞。”[按:见《莆阳文献》卷五傅至叔诗。郑王臣辑《莆风清籁集》卷五十四,此诗却收入其弟傅諴所作《使金》有待考证。]出使还,艾改刑部侍郎,以待制终,卒方盛年,人咸惜之,朝廷赠少师,谥文贞。诚除广东监干,改知青阳县,寻除提辖文思院。
河南开封人张岩(字肖翁),徙家扬州。孝宗乾道五年(1169),岩擢莆阳郑侨榜进士,历官监察御史。其附韩侂胄(字节夫),严道学之禁,进殿中侍御史,累迁给事中。宁宗嘉泰元年(1201),岩除参知政事。开禧二年(1205),岩迁知枢密院事。次年,开督府于京口,岩奏辟温州永嘉人太学博士戴溪(字肖望)与诚同幕,凡有著述,皆出其手。后归朝,诚不一跡权门,可谓“言忠信,行笃敬”。其累循常调,迁太常博士。其时,建宁府浦城人真德秀(字景元)为正字,每数日辄相过,谈论古今事,移晷方去。
韩侂胄重臣专权,正直之士多被排挤,宁宗遂成一个傀儡。侂胄得权后,无一不奸,无一不贪,带头倡议北伐,进行一场军事投机。开禧三年(1207)十一月的一天,深得杨皇后宠信的礼部侍郎史弥远(字同叔),派兵在太师韩侂胄上朝的路上把他拘捕,押到玉津园杀死。宁宗闻报,只好任命参知政事知枢密院钱象祖(字伯同)为左丞相,史弥远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十二月,宁宗宣布改明年为嘉定元年(1208),宋金议和之势木已成舟,这就是所谓的“嘉定和议”。
宁宗朝轮对,礼部尚书倪思(字正甫)论曰:“大权刚刚收回,应该切记防微杜渐,一旦出现干预君权的端倪,就会重蹈覆辙,希望枢臣远权平息外面的议论。”倪思所指的枢臣就是史弥远。诚论曰:“今日之事,奄奄如气息仅续之人,略无一朝奋起之势,寖有百年消微之忧。或有闻而叹息者,或有闻而窃笑者。叹息者有忧朝廷之心,窃笑者有轻朝廷之意。良由缙绅风俗之不振,脂韦留连富贵之心有余,而感慨自立以身许国之意不足,顾光景而计升沉,风迹沦胥,人心轻玩,其弊固此也!”未及活激阿谀之弊,言颇鲠切。
诚晚岁性甘清贫,俸入不殖产业,悉以置书,自号雪涧闲翁。其尝在浙江杭州之富阳县董双成故宅撰《妙庭观》诗云:“会宴瑶池阿母家,九霞光绕翠琼车。坐中一曲山香舞,帽上看看有落花。”(诗见《杭州府志》)先是,诚之长子彦卿,博学能文,不幸夭死,诚过哀,哭之伤性。一日上朝,轮对间,诚忽卒于殿下。缙绅咸悼惜之,相与请于庙堂,欲官其次子。而诚素与时相史弥远不合,仅以员外郎致仕。其居官不忘著述,有《云泉霜林遗稿》存世。
诚之弟諴(字友叔),少孤,生母与兄诚督之读书月峰书院,至于成立,事其兄极恭顺。淳熙十一年(1184),諴以太学生与从弟公棱一起应省试,同擢卫泾榜进士。公棱官长溪县尉。諴初倅无为军,召监六部门。宁宗以丙寅(1206)伐金之后,淮西民多流徙,知諴有材略,改除宗正寺簿,将命往安集之。还朝,又以諴熟于淮事,擢淮西漕,召为司封郎中,迁尙左郎中。嘉定元年(1208)三月,假右司郎中王枬奉命使金,尚左郎中諴同行。出使归途,諴作《东京道上口占》诗云:“宫阙岧峣俯碧空,九门未晓月朦胧。马嘶南陌东风远,回首神京一梦中。”諴归,未几,以疾卒。
仙游傅氏一门,岂止“三世登云,四代攀桂”,值得一提的是:淳熙十四年(1187),楫之裔孙益、大声赴京应省试,同擢王容榜进士。益官两淮运干。大声(字仲广)以太学生登进士第,官福清主簿,调贵州教授。礼部尚书黄由(字子由)举天下教官,以大声为第一。改秩知武平县,旋摄广东十四州州事,拜太守,累官朝奉大夫。绍熙四年(1193),熺擢陈亮榜进士。嘉定十三年(1220),烨擢刘渭榜进士,官泉州司户。景定三年(1262),炎发擢方山京榜进士,官政和县尉。咸淳元年(1265),梦澄擢阮登炳榜进士,官德化县尉。有宋一代,傅氏一门,自楫首登进士第起,到梦澄举进士迄,共举进士二十二人,“安有执砺世之具而患乎无贤欤!”
傅氏族联云:“二邑称圣,三德兼优。”上联说的是南朝齐人傅琰(字季珪),宋时历武康、山阴县令,能干有贤名,二县人家称其为“傅圣”。下联说的是宋代须城人傅尧俞(字钦之),官监察御史、中书侍郎,为人厚道,与人交往,不设城府。左仆射司马光(字君实)尝对邵雍(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曰:“清廉、正直、勇敢三种品德,一个人很难兼备,我却在傅钦之身上见到了。”邵雍对曰:“傅钦之清廉而不炫耀,正直而不激烈,勇敢而又温和,因此更难能可贵。”傅诚诚如宗贤琰与钦之。对人则“美曰美,不一毫虚美;过曰过,不一毫讳过。”行事则“磊磊落落,日月皎然。”黄仲昭论曰:“傅诚尝游朱文公之门,故其莅官也,争冤狱不得,辄缴纳告身以求去;迁官但循常调,而不肯一闯权门以求速化,隐然有儒者气象焉。hellip;hellip;諴,以材略受知于孝宗,子大声知循州,民呼为傅父而祠之。是又皆能不忝其父兄,为可羡也。”
俗云:“待人要丰,自奉要约;责已要厚,责人要薄。”傅诚居官“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其生平事迹可见《仙谿志》、《莆阳比事》卷一、《宋元学案》卷六十九、《闽大记》卷之二十七、《八闽通志》卷之七十一、《重刊兴化府志》卷之四十、《莆阳文献》卷五、列传十、《闽书》卷之一百十三、《福建通志》卷四十八、《莆风清籁集》卷五十四、《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续完) (黄祖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