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潜(1423—1473),字孟时,号竹岩,莆田柯山(今城厢区灵川镇柯朱村)人。明景泰二年(1451)高中状元,授翰林院编修。
柯潜在京为官期间,曾经告假回莆省亲过。在他省亲期间,他曾邀约诸多宗亲朋旧一起游览了莆仙大地诸如辟支岩、九鲤湖、龙华寺、乌石山(即东岩山)、梅峰寺等著名景区,并留下了大量的诗作。这些诗作无疑是留给莆仙人民的宝贵遗产,今天我们应该倍加珍惜。
那年冬天,柯潜与好友陈廷威一起游览了莆田的乌石山和梅峰寺,分别写下《乌石松涛为陈廷威作》和《梅峰霁雪同前》两首诗。这两首诗都可以被看作是介绍旅游景点的绝好诗篇。让我们共同来欣赏《梅峰霁雪》一诗。诗中写道:
郡城有山似蓬岛,楼观层层倚穹昊;寻常秀色亦可人,积雪晴时看更好。断桥流水石崖阴,婥约梅花开满林。狂吟有客冲寒去,挹取清香薰古心。
莆田城关是古代兴化府所在地,当然可以称作“郡城”。城里有座山,叫梅峰,也叫雷山,北枕九华山,南拱壶公山,东眺东岩山,山上遍植梅树,每当梅花盛开时节,梅香四溢。山上有一座古刹,名曰梅峰寺。该寺始建于宋元丰八年(1085),宋崇宁三年(1104),徽宗皇帝御赐“梅林佛国”匾额。宋政和元年(1111)敕赐寺名“天宁万寿寺”,习惯称作梅峰寺。梅峰寺“寺内有钟一口,声闻江口间,且音有抑扬,能卜阴晴,匠人蔡通所铸也。”“梅寺晨钟”是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作者在诗中并不着墨于“梅寺晨钟”,而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那“梅花开满林”以及“积雪晴时”的景色,可以说,整首诗都是用粗线条的笔法描绘的。让我们细细来欣赏这首诗吧。
“郡城有山似蓬岛”,作者饱含激情地劈头发出一声感叹。蓬莱、瀛洲、方丈,是传说中的三座仙山。作者把座落在莆田城区的梅峰比作三大仙山之一的蓬莱岛,一下子把读者的胃口给吊起来了,不由得使读者急于知道这座“似蓬岛”的梅峰山到底是一座怎样美丽绝伦的好去处呢。作者列出的“菜单”一共有四道“莱”,其中三道“菜”是用眼睛看的,另一道“菜”是用鼻子闻的。根据游客的游览心理和游览习惯,一进入梅峰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当然是那座远近闻名的古刹梅峰寺的建筑群。依山而建的梅峰寺,其建筑群的建筑风格定然是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为了形容这些建筑物的高大,作者用极具夸张的笔调写道:“楼观层层倚穹昊”。“穹昊”是“天空”的意思,“倚穹昊”,是直插蓝天的意思。这是作者呈现给读者的第一道“菜”。第二道“菜”和第三道“菜”是作者引领你去看“积雪晴时”的两大景致,其一是“断桥流水”、其二是“满林梅花”。为了渲染这两大景色,作者作了一个十分巧妙的铺垫——“寻常秀色亦可人”。表面上看,作者好像只是轻描淡写地顺便带上这么一句,实际上,这句诗正是为了反衬“积雪晴时看更好”作了必要的,而且是十分巧妙的渲染。铺垫过后,该看那两道“正菜”了。其一是“断桥流水石崖阴”。在咱南方,虽然下了雪,天气要比平时冷许多,但还不至于把小溪里的水也结冻起来,小溪里的水还照样淙淙地流淌着,横跨在小溪上的那座断桥,不仅不会破坏这雪后的美景,反而给这雪后的景色增添了几分美意,连同那被白雪映衬的石崖显得有些阴暗,也变得更美起来。其二是“婥约梅花开满林”。在梅峰这里,你看那漫山遍野都是梅林,而在这时,那柔美无比的梅花正在凌寒盛开。可以想见,一方面是那漫山遍野的白皑皑的雪地,另一方面是满林盛开的婥约梅花,多么壮观呀!这种景致,恐怕在别的地方也不多见哩。置身在这雪后的梅林里,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吗?能不令人诗情满怀,以至于狂吟不止吗?上面说过,作者在“菜单”里列出的最后一道“菜”是用鼻子闻的,作者,还有你——读者朋友,置身于“婥约梅花开满林”的环境中,你定能闻到那送入你的鼻子以至心肺中的一阵阵梅花的清香,这清香不是正在薰染着你心中那不同时俗的意念吗?
松竹梅,乃岁寒三友。在作者的号(作者号“竹岩”)中,体现了作者对竹的酷爱;而且在作者的其他诗作中,也对松、竹、梅三友作了吟咏。正是对松树的不畏艰难困苦的坚强,对竹子的坚贞有节,以及对梅花傲霜斗雪的高洁的吟咏和歌颂,充分体现出作者的高贵的品格。据翰林院修撰吴希贤所书:柯潜“丰神秀颖,资性持重,言笑不苟。其所与游,必斯文雅谊至倾倒无间,非其类,虽达官要人,气焰薰灼,遇之不交一语。”书中还说:明景泰丙子七月,“命往应天考试,舟经淮扬。士有暮夜投公(指柯潜)私者,公叱之,曰:lsquo;尔急去!毋自速罪戾。rsquo;其人谓公阳却之。固以请,以所赂遗公前。公怒,命执之,付有司治以法。是秋,场屋肃然,录成,称得人为天下先。”这段史料,正反映出柯潜廉洁奉公、刚正不阿的松、竹、梅品格。而这些优秀品格的形成,是与柯潜能时刻以松、竹、梅的品格薰陶自己、严格自律分不开的。(王元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