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仙游县朱寨朱氏大宗祠
【发布日期:2012-10-11】 【来源:本站】 【阅读:次】

仙游朱寨大宗祠始建于宋宣和七年(1125),座落仙游枫亭镇朱寨,背靠楼梯峰、太子峰、魁斗峰支山脉延伸结穴宝地,座北朝南,东向湄洲湾西北岸,环境优美,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有联为证:“官定双潮映日万丁地,仙示四水归堂希世境”;“堂聚四水佑朱裔,日迎双潮映朝堂。”
堂前有一奇观,枫慈溪下游朱氏海滩有一块大巨石称“乌石牛”似一头大水牛卧倒在海滩,东与莆田东沙界,南与惠安东吴界,这块神奇的“乌石牛”也是三县海滩交界奠基石,古有一脚踩三县之奇谈。
1995年宗祠重建落成,为了弘扬祖德,激励后人,宗祠后殿壁上彩画朱赏、朱泳公、朱文一公等始祖画像,自第一代至廿九代先祖“仙牌”重新仿古制作,台胞及海内外宗亲一千五百多人回乡谒祖并举行隆重进主仪式,自进主后每年七月十五日举办盛大祭祖活动,激励后人慎终追远,尊祖敬宗。朱寨大宗祠石柱上的楹联:“固始入闽光祖德,观洋衍派绍钱江”,讲的就是朱氏家族于宋宣和年间自河南光州固始迁移到南方,在琳井形成巨族。又从莆田黄石琳井迁至钱江,钱江即仙游县朱寨,在唐宋时称道观洋。
朱氏宗祠建筑为三进二天井,大门两旁保存一对八百多年莲花纹石鼓,宗祠左边有一口一千多年四角井,大旱之年不干,以前群众饮水全靠这口好水井,民众称“龙井”,祠内二大天井,青石精磨而成,左边墙壁上保留一块青绿色大石碑,是大清乾隆十四年吉冬立,现今保存完好,挂马桩旗杆石尚存。遗憾的是,一九八一年遭火劫,宗祠被烧成平地,多数文物被烧殆尽,有堂联为证:“回禄无情祠宇成瓦砾,祖先有德台胞助重兴。”为了缅怀祖恩,朱寨后裔及台胞宗亲同心同德,捐资献劳,于一九八八年在原址上重建,土木石结构,占地五千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60多平方米,建筑格式仿古结构,保持明代风貌,建筑规模居仙游朱氏宗祠之最。
开基始祖赏公,堂号为“钱江”,后裔繁衍海内外,台湾、马来西亚、印尼、莆、仙、惠,据不完全统计,繁衍朱氏“钱江”后裔约二十多万人。“钱江”就是今天的朱寨。明正德十五年(1520),兴化府莆田县留应龙大人认为:“朱” 与“珠”乃是同音,珠乃是稀世之宝,应珍藏之匣,匣状又似村落建筑得防卫寨,朱族必号“朱寨”为宜。从此,“朱寨”地名沿用至今。现聚居在朱寨这块方圆8.6平方公里的热土上,辖属海滨、海安、和平三个行政村和辉煌半个行政村,人口二万多人,惠安三朱人口八千多人,惠安涂岭人口二千多人。
始祖赏公系进士出身,曾任龙溪南安知县,次任南剑州正堂,惠安三朱大四房后裔朱一龙、朱一凤曾任布政参政,兄弟同致仕有祠联为证,“兄弟同登龙虎榜,君臣共上凤凰楼。”共和盛世,人才辈出,朱氏“钱江”后裔有离退休和在职省级团级以上官员24人,第四房的三朱后裔朱阿衍曾任厦门市市长,后任福建省常委兼副省长。还有许多专家、学者、教授、高级技术人才,各条战线英模人物。
改革开放后,朱寨发生翻天覆地变化,高楼大厦林立工厂如雨后春笋。企业家朱晖在枫亭工业园区征地四百多亩,独家创办福建海安橡胶有限公司,成功生产全钢子午线巨型轮胎,誉称“中国第一胎”。 (朱来应)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