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福建省国防教育基地——莆禧城
【发布日期:2012-11-13】 【来源:本站】 【阅读:次】

莆禧古所城,位于湄洲湾北岸的莆禧村,系我省现存的三座(含崇武、霞浦)明代抗倭英雄城之一。1996年被定为福建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又经省政府申报为全国第七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为现存的我国古代重要的海防设施、我省重要的涉台文物。”2007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福建省国防教育基地”。
莆禧所城与平海卫城同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是明朝廷为防倭寇入侵而建的。据史料记载:明初,许多日本南朝失败的政客、武士、浪人等与海上不法商人勾结形成“倭寇”,在我国沿海各地烧、杀、掠、夺,民众深受其害。为了防卫和抗击倭寇的入侵,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召集众臣,征其政见。时有大臣方鸣谦奏曰:“量地远近设卫所,陆驻步兵,水具战舰,倭则不得扑岸。”明天子采纳了这一奏议,于洪武二十年派江夏候周德兴亲临福建沿海探察,发现莆禧和平海地处福建东南沿海最前哨,是湄洲湾和平海湾沿岸的战略要地。周德兴即令指挥佥事吕谦征调民夫,拆掉位于黄石东角遮浪的镇海堤,把堤石运去建筑平海卫城和莆禧所城。这就是俗称“拆东角,建卫所”的由来。竣工后,按明制规定,平海卫城驻明军5600人,莆禧所城驻漳南将士干二军(1200人)。这一卫一所,俨然两尊威震海疆的勇士。同时还筑有迎仙、冲沁、岭头、青山、吉疗、小屿共六处寨城。
莆禧所城周长690丈,墙高2.1丈,宽1.2丈;有城垛l049个,垛高6尺;全城置东、西、南、北4个城门,凿6个排水涵洞;城的东北角、西北角和东南角三处制高点各设一座烽火台。前人以“六涵、三角、千余垛”概括所城的特征。城外西北侧还凿有护城壕,筑有练兵场、演武台和点将台等。水陆交通方便、文物古迹甚多。城内有古老的城隍庙、天妃宫、太极殿、文昌祠、青龙寺、鲤山寺等宗教建筑群;城外有鲤鱼嘴、龙喉水、双冠蛏、两头滩、紫霄洞、八卦井、西龙寺等旅游胜景。古城东西两侧有烟墩山、凰山为犄角;南北有鲤江、后江形成天然水障。总之,风光旖旎,山川如画,神奇壮丽的自然景观形成浮曦半岛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莆禧所城隶属平海卫城,下辖忠门半岛的吉了、塔林、尘头、眉头、度边、两山、院前、山西、山东、门夹、后埔计十—座墩台。每座墩台均由莆禧所城派兵守备。它不仅与郡城互为策应,且与平海卫城、岭头寨城起联防作用。
莆禧所城自建成后,就一直为莆田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立下汗马功劳。特别是明嘉靖后期,由于朝廷政治腐败,兵备松懈,导致沿海各地倭祸不休,且不断扩大与蔓延。据《兴化府志》等史书记载:“自嘉靖二十二年至四十二年的20年间,倭犯莆田竟达数十次”,且“倭寇第二次犯莆田的目标就是莆禧城。”尤其是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农历十月二十九日、振动全省、全国的第一座郡城——莆田城被倭寇攻陷,倭兵在城内为恶竟达60天,民众被杀一万多人,其中有进士19人,举人56人,痒生356人。莆田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做岁”,因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而无法团圆,直至正月初一倭退后,才定为初四补做“大岁”。其间,平海卫城、仙游县城也相继失陷。唯有莆禧所城同时被倭围困50余日而岿然不动。倭寇兵临城下,屡攻不进。城内军民,“勇敢、和协、奋力抗击”。城上“神灯四布,夜夜绕城,而寇望城生畏,自溃鼠窜,城以不陷”。但城外的火烧坑、严厝巷等各村民众因抗击围城倭寇而被焚毁血洗。如今,城东堆满遗骨的“一厅二房quot;古墓,就是日寇残杀莆禧民众的历史罪证。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顺治末年(1661),清政府为抵御郑成功反清复明的军事行动,下令“堕沿海诸城”,实行“截界迁民”。莆禧城内民众被迫连同城隍大神、天妃妈祖一起迁居涵江凰岭(今鉴前)一带。这座在明代抗倭御寇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古城,便成为一座空无人烟、杂草从生、兵匪拉锯、伤痕累累的荒城。康熙二十二年(1682)施琅攻取台、澎后,清廷实现统一,即诏令沿海全部“复界”,准许迁民回原籍,莆禧城重新呈现一派繁荣景象。然而,时隔257年后的1939年抗战期间,古城竟又遭到日本飞机的大肆轰炸。城内民众死伤24人,民房、财产毁损严重。古城东南角一座烽火台也被日军击毁无存。消极抗战的国民党第三战区,为疏散城内民众而自毁西、南二座城门和周围部分城墙。新中国成立后,古城因人为因素,又受到损坏。
省政府和有关部门对这座伤痕累累的古所城极为重视,并多次拨款对古城进行部分修缮。尤其是20l0年以来,福建省人民政府、省文化厅发文对破坏莆禧城的违法行为予以制止和查处。
这座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明代抗倭英雄城是莆田人民反抗侵略、保家卫国的珍贵文物古迹。它记录了明代莆禧城内民众抗倭御寇的光辉历史。是我省海西建设中一处不可多得的旅游胜景和意义深远的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基地。 (武文新)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