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倾听民意,实现社社通公路。
莆田县的公路交通原有福厦公路从北到南贯穿东部地区,因战备需要,1952年抢修了城关经笏石至石城、平海的公路,1955年山区公路修至白沙,后续修至永泰县。但部分乡镇仍未通公路。1956年县人代会上,未通车的乡镇代表提出要求修筑公路的建议。原鲁山认为代表的意见非常正确,现实也非常需要,但有碍于国家投资资金缺口,决定走民办公助,采取统筹规划,统一勘测线路,分期分批施工,结果仅用不到三年时间,就先后开通濑溪至华亭,白沙至新县,庄边至黄龙,笏石至东沙、前运,城关至东圳,东埔至忠门等17条公路,全长130公路,实现了除海岛外社社通公路,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
(三)荒山绿化、营造“两湾、两岛”防护林。
在深入农村调查研究、访贫问苦中,原鲁山发现山区、沿海的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治理风沙、水土流失与治水同样不可忽视。于1956年上任县长后,就着手制定1956-1967年全县绿化造林67万亩的12年规划。1956年就造林10万亩,其中沿海防护林2万亩。1963年原鲁山同志总结大跃进期间,只管任务完成,不问成活率高低的教训,学习先进地区经验,把造、管、护责任层层落实,经过三年努力,沿海十个公社又营造木麻黄、相思树、黑松、马尾松等抗旱抗风树种近10万亩,其中海滩一线木麻黄近二万亩,成活率达80%以上。笏石温东、平海东林、湄洲下山等10多个大队还被评为全省造林保持水土的先进单位。平海湾、湄洲湾、南日岛、湄洲岛海岸线上形成宽50-100米的抵御风沙绿色林带,今已干粗叶茂,郁郁苍苍。
(四)筹建沿海公立医院,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原鲁山在沿海蹲点、细察民情,看到平海、东峤、埭头、笏石等10个沿海公社群众有病要么要走三、四十公里到县城或涵江去看病,要么有病得不到及时医治,心急如焚。因为莆田县当时只有二所公立医院,一所在城关、一所在涵江,江口的平民医院则是依靠侨区华侨资助兴办的。沿海地区创办一所公立医院十分必要。在当时财政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原鲁山想方设法,通过财政适当扶持、转制、借贷等办法,1960年终于在笏石公社大营村兴建一所初具规模,后来发展成全县四大公立医院之一的笏石医院。为沿海群众解决了看病难的问题,受到群众的赞扬。
(五)建华侨新村,吸引侨资参加国内经济建设。涵江、江口是莆田华侨较多的地方,1957年有华侨、侨眷提议要求建华侨新村。原鲁山经多方考虑,认为这事关落实侨务政策应予支持。则亲自实地勘察,果断决定破除封建迷信、迁坟平整涵江的塘北山。这样既可建华侨新村,还可以为多家国营企业提供厂房基建用地。在施工过程中、原鲁山多次亲自主持协调会议,帮助解决资金困难问题。许多华侨、侨眷搬进新居时,都赞扬政府关心海外华侨的困难,表示今后一定要关心家乡的各项建设。
(六)围垦堵口排难和修建外度水电站工程。
1972年原鲁山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对于这样一个山东硬汉,始终把工作视为生命的一切。不顾年近花甲,伤病未愈,毅然接受县委分配给他的第一件工作,就是到沿海处理一个面积15100亩的围海造田工程的大坝合拢堵口难题,这是一项既艰巨又风险很大的任务。但原鲁山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经过调查研究,召集专家座谈,总结多次大坝堵口合拢失败的教训,集思广益,精心组织,科学施工,经过三个月的日夜奋战,终于堵住了缺口,保住了大坝,后来这一工程被县委命名为“胜利围垦”。
外度水电站是原鲁山恢复工作后,为解决山区几个贫困公社的群众用电问题,利用外度引水渠工程落差发电的又一重要工程。他亲自挂帅兼任总指挥,并几上省城找老领导筹资金、要设备、批器材,经过紧张施工,花时二年多时间,于1975年7月建成输电,为山区群众送去了光明。
原鲁山同志那种“民情常察,民心常思,民意常牵挂”的精神,不论是做工作还是做人,都是实实在在,用本地话讲叫做“无灌水”(没有水份)的品格和“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坚定信念与他的“政绩”一样,让莆田人民至今念念不忘。 (未完待续)(郑元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