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莆阳名人传》的写与读
【发布日期:2013-08-01】 【来源:本站】 【阅读:次】

编者按:阮其山先生的新著《莆阳名人传》,已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为莆田市社科联《社科丛书· 莆阳历史文化系列》之一,中共莆田市委书记梁建勇作序。该书是莆田历史名人研究的创新之作,一册学术性与通俗性兼备的乡土历史读物。书跋简要介绍该书的写作特色与创新之处,及其阅读价值与方法。征得作者同意,改用现题发表。本刊将连续选登该书的部分传记,以飨读者。

《莆阳名人传》的写与读

本书应莆田市社科联之约而作,历时十阅月始完稿。全书计收莆仙历史名人五十人(徐铎附薛奕,陈文龙附陈瓒),三十七万言。力求对莆阳历史名人的研究有所创新,富有特色,打造一册乡味醇厚,学术性与通俗性兼有的本土历史读物。
现有名人传记,版本甚多。古代旧志除《二十四史》外,省、县亦有多种版本,如省志之《八闽通志》、《闽书》、《福建通志》,市、县志之《兴化府志》、《仙溪志》、《游洋志》,及莆仙两县历次纂修的县志。新编地方志则有《福建省志》、《莆田市志》及诸县区志。上述旧志人物志的特点是记述概约简略,属于传主简历式的记载,虽可存史,但缺乏可读性;又因古文,不易解读。新编方志虽可读,仍有太简略之憾。同时,无论旧史新志,对人物的选择,史料的取舍,均不免有某些偏颇之处,甚至一些记载存在明显的讹误。至于诸家私著人物传,则多有辗转传抄、内容类同,及以讹传讹之弊。
有鉴于此,本书力求在现有旧史新志,及私家人物传记的基础之上,广采博取,精审辨析,使入传的名人更具个性特色,内容更加丰富生动,更加原汁原味,体现历史的真实性,增加阅读的趣味性。同时,对现有传记的某些讹误,加以辨析纠误,使本书更具特色。主要是:
一曰:精选人物。莆阳名人,彬彬辈出,仅进士便有二千三百余名。经《二十四史》立传者达百人。现有新旧史志及私家传记涉及的人物,亦不下百人。本书精选五十人(徐铎附薛奕,陈文龙附陈瓒),大体将各类名人囊括其中。既有政坛的大臣高官,如宰相、尚书;亦有品位不高的御史、师儒,乃至布衣居士;既有科场折桂的状元大魁,亦有名落孙山、励志成才的名士。本书不以人选之多为上,而以人物之代表性与个性取胜。本书的人物,不以史料铺陈多多益善,而是力求把其写真写活,写深写透,予人更为深刻的印像。所谓“宁尝鲜桃一口,不吃烂桃一筐”也。一些向为史家忽略的某些人物的个性特色,如南宋之方信孺,素以外交斗士闻名,殊不知他还是莆田最早的旅游家;明代宋珏多以擅长书画的名家入史,君可知他是研究莆田荔枝文化的专家,号称“荔枝仙”。这就是本人竭力追求的人物个性特色,使本书更具新意与趣味。
二曰:增补史料。鉴于旧史新志人物传失之简略,对人物事迹记载,亦常有空白之点。本书对传主的事迹,广为搜索采集,发掘增补新的史料,据不完全统计,多达五百余条。如清代陈池养以兴修莆田水利闻名于史。但现有史志对其身世缺乏必要的记载;对其在两河一带居官十年,特别是为何辞官不再出仕,亦不甚了了。本书从其传世文集中,获得其先世述略,及居官十年的自述史料,对其不再出仕的真实原因,亦得到真实的答案。本书称方信孺为莆阳古代旅游家,乃是以发掘的多项新史料为依据的结论。
为此,本书对入选传主,凡有传世文集、遗稿者,千方百计搜集采取,包括传主的诗文集。不但从中获得事迹的佐证,亦有助于对其心怀的洞察,从而更准确全面、更生动深刻地展现传主的风貌。本书参阅征引的历史文献达一百种以上,其中包括史料价值较高,又不多见的皇朝奏议汇编、政书实录,以及省外的一些旧地方志等。
三曰:考证辩误。史志人物传对史事的记载,因年代久远,及史家史观、史德、史才的不同,难免产生一些讹误。从《二十四史》、福建省志,新编省市县三级方志到私家传记,本人参阅时均发现一些讹误,包括当代一些高校专家校点、解读的古籍传记,竟然亦有常识性的讹误。一些记载,新编省地、县方志以讹传讹,贻误后人。又有一些人物事迹,自古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令读者不知所从。本书对现有各种史志人物传,凡有明显错误之处,均加辨析,纠正错误;对一些多年争论不休的重要史事,亦以新的史料为依据,予以澄清。如北宋黄公度、陈俊卿二人所谓状元之争,由来已久,流传甚广。此次得以可靠的史料澄清了真相。黄公度为状元是确证无疑的;陈俊卿试卷初阅时,尝被主考试落选;当年因宋高宗居丧,根本未举行殿试。所谓“地瘦栽松柏”之对,完全是子虚乌有,至多是“传说”而已。又从两人诗文集可证,两人一向友好谦让,情同兄弟,根本不可能出现廷争的闹剧。本书对人物记载的辨误,有一百多条。由此显示本书的科学性、学术性。
四曰:原汁原味。真实是历史的灵魂,否则便成为伪史。本书作传,凡征引文献,力求使用第一手史料;对史志引用的,必与传主原著核对,避免断章取义,以及笔录字误。同时注意引用传主的有关原文原话,包括奏章疏稿、诗赋词章,以及同代人的言论等,使读者在千百年之后,仍能直感传主的声情言貌,窥视其心灵之窗,从而更真实、更形像地识别传主的风貌,增强感染力。这些第一手的历史资料,足令一切空洞枯燥、程式化的二手转述黯然失色。如对明代名臣彭韶、林俊、方良永奏章的大段引用,使读者通过传主的原文,感受其舍命犯颜的切直言论和浩然正气,如同身临其境,数百年之后依然震撼心灵,从而认识其怀忠报国,为民请命之志。如果不用原文,而用一二话转述,不但阅读时索然寡味,亦难形像、深 刻反映传主的声情言貌。如引用唐代大文豪徐寅的科试诗赋原文,使读者对其文学才华、思想境界,可获得直接的印象。
诚然,由于古今语言存在差异,部分读者对引用古文,可以品尝到原汁原味而快意;部分人则因文字简古,成为阅读障碍。倘若取消古文,或全予转述,必将使传记失去固有的韵味,致使对文史有兴趣钻研者,有所失望。虽众口难调,但只能力求兼顾。为此,特对某些古语难句、典章制度及名物,略加注释,以助会意;或对整句语意作概括转述,加以弥补,既排除了阅读障碍,亦有助于古文阅读能力的提高。退一步说,就部分读者而言,阅读时即便跳过该处古文,对全文并无大碍的。
以上是对本书特色的自我认识,亦是本书创新之处,贯彻于全书之中。诸君只要细加品读,便可从书中得到验证,知吾言之不诬也。
我国是个高度重视历史,并善于借鉴历史经验的文明古国。取法历史,既为治国资政,亦为居官做人取范。莆仙人物传所收入的先贤,尽管他们并非完人全节,然各以独自的功业、德操为世所重,名传青史,堪称莆阳精英人物。其风绩,成为莆阳文献名邦的一大支柱,实为吾莆一份极可宝贵的精神财富,世代以传。他们怀忠效国,安民济世,推动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不论获用而施展才华,或逆境而守志殉节,其报国之志,忠诚之德,正义之节,敬业之风,无不是中华民族精神与人性美德的集中表现,凝铸成中国人的精神支柱,启发人们对人生价值取向的思考,因此仍需传承与发扬光大。我们既为莆阳诸多英才的卓越表现而自豪,然亦无须因个别奸邪入传而自感羞愧。必须尊重历史的正义裁判,切勿轻视其鉴诫后世的特殊效用。以史为鉴,读史鉴今。启迪后人,扬善戒恶,报国安民。这正是古史人物传的价值所在,亦是撰写本书的宗旨。
诚然,由于千百年间历史时空的变迁,古今史家观念之差异,对莆仙人物的事迹取向,均有所差别。古史人物传中,不免含有某些封建时代的意识烙印,这是难以超越的历史局限性。因此,阅读本书须以辨证唯物史观,辨别人物功过是非,汲其精华,剔其糟粕,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从中获取先人精忠报国,执政为民,励志建功,艰苦创业,洁身自好,淡泊明志等精神,借以激励自己,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这正是编译本书的初衷,亦是广大读者必须把握的阅读取向。
本书自选题立项之时,得到各方面人士的关怀与扶助,体现对莆田文化事业的重视,对莆阳历史文化的钟情与珍爱。在此谨致谢忱。
由于交稿期限紧迫,以及个人学力所限,虽日夜兼程,以勤补拙,仍不免会有诸多缺陷,诚挚期待各位方家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阮其山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