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明代徽州知府陈彦回
【发布日期:2013-08-01】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建文三年(1401)十二月,燕王大举发兵,自北平南下。建文四年(1402)正月,由馆陶渡河,长驱急进。五月,燕兵至泗洲,守将周景降,遂渡淮水,乘胜攻下了扬州。六月,江防都督陈瑄以舟师叛降燕王。燕兵临江,京师大为震动,这时长江南北,人心业以解体,纷纷通款于燕王,燕王乃誓师渡江。彦回还郡,率所募兵往,而事已定。其撰《闻报感赋》诗云:“梦入鹓斑觐紫宸,觉来依旧泣孤臣。半生家国惟余我,万里江山已属人。何地不容王蠋死,有薇难济伯夷贫。千秋公论明如日,照徹区区不二心。”此诗表达了彦回“辞家战士无旋踵,报国将军有断头”之志,可谓“葵藿有心终向日,杏桃无力漫随风。”如其撰《再赋》诗云:“仓卒勤王五郡兵,南风无力北风鸣。清忠自许江湖月,秽史何曾说杲卿。”林雨可云:“公(彦回)闻报感赋诗三首,其一首通纪作颜伯玮,疑者缺焉!”
燕王攻陷了京师,诸王与文武百官纷纷迎拜,突然宫中火起,建文帝失踪,或传被焚死,或传从地道遁去,不知所终,后来一直成为《明史》上的一桩疑案。燕王下令逮捕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五十余人,榜其姓名为奸臣。七月,年仅四十三岁的燕王朱棣受到诸王群臣的推戴即天子位,是为“明成祖”,以明年为永乐元年(1403)。新安武卒兴缚彦回致于成祖,彦回谔谔不服,成祖诛焉,时年四十七岁。且籍其家,奴彦回妻浣衣局,子女遣异地充军。靖难之变确是明初帝室中争夺政权的一幕骨肉之祸,这类祸事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然靖难之变后的杀戳之惨烈,则为前所未有。莆人被害者则有彦回及其从侄户科给事中继之(以子行,号雪庵)等人。《兰陔诗话》云:“长陵杀戳,革除诸臣,备极惨毒,景清之剥皮,铁铉之煎尸,司中之铁帚刷肤,其他割舌、截鼻,断手足者,更难仆数,传闻雪庵(继之)之死,碎骨扬灰,呜呼酷矣!”
明正德年间(1506-1521),巡抚胡文静、侍御史王应鹏、太守冯驯为“靖难之变”中被害的忠臣陈彦回、陈继之立祠奉祀,并榜其匾曰“二烈祠”。嘉靖四十一年(1562),兴化城陷于倭乱,二烈祠被焚。隆庆二年(1568),按院王粲云应继之嗣孙陈仕周请求,重修“二烈祠”,恢复祠祭。万历四年(1576),按院侯尧封、通判许培之移建“二烈祠”于仓后巷,改称“忠烈祠”,并拨给寺田六十石,令莆田县有司春秋二祭。万历四十一年(1613),提学冯烶行府给葬,在南门外锦亭筑知府陈彦回、户科给事中陈继之衣冠藏(冢)。
《兰陔诗话》云:“公(彦回)少遭家难,变姓名曰黄礼。守徽州日,始首于朝,得旨宥之。靖难师起,募兵入援,被执不屈,弃市。当时文字之禁,严于元丰,以藏方正学(孝孺)文字死者数人。公遗集无传,仅存诗数首,凤凰片羽,自足宝贵,固不在多也!” (续完) (黄祖绪)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