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陈仁鉴晚年多病。有一次,他住在省立医院心血管病区。有位莆田南日岛老乡刘茂春,孩子患先天性心脏病,来省城两个多月了,还住不进医院,在旅社里等待,开销很大,心里很着急。接触几次之后,刘茂春对父亲说:“我带几千元钱,放在旅社不安全,暂放在你家行吗?”父亲答应了。交钱时,父亲写收据给他,他不肯收。父亲觉得他坦诚,叫他干脆搬到我家住。不久,他儿子和父亲住同一病房。邻床的一位青年病友开刀,死在手术台上,使茂春一家思想包袱很重。他对父亲说:“听说张主任是大专家,我孩子如果她肯主刀,就好了。可惜我们乡下人,哪有这福气呀。”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父亲要母亲去找张主任嫂嫂提这件事。原来,张主任嫂嫂是母亲娘家的叔伯姨子,算是远亲,但一向较少来往,母亲觉得不好开口。可是父亲坚持要她去,说:“如果手术出问题,人财两空,他家就太不幸了。一定要帮这个忙。”经母亲多次相求,张主任总算答应了。茂春一家大喜过望。可是20多天过去了,张主任的影子也没见到。张主任太忙了,不是别的医院请去会诊,就是被人用小轿车接去看病,实在抽不出时间啊!正当茂春一家觉得没有指望时,张主任来了,她给小孩诊完病,没说什么就走了。茂春一家心里七上八下,父亲叫母亲快去问讯。张主任说:“孩子早就该开刀了,现在十四、五岁了,开下去很危险,我没有把握。以后不可这样爱管闲事。”母亲甚觉没趣,回来也不敢跟茂春一家说起。父亲想来想去,叫母亲硬是缠住叔伯姨姨,她在张主任家是个说一不二的人物。这招还真灵,张主任起初还推说春节已近,嫂嫂就是不依不饶,张主任终于为孩子开刀。真不愧是位名医,手术非常成功。孩子如今已长成一个壮汉,能挑一、二百斤气不喘,心不跳。茂春一家欣喜万分。他每年至少往福州探望父亲二次。 父亲得了不治之症,茂春多次领孩子到医院探望。有一天,茂春又到我家,对母亲说:“我大的孙子又泻又痢,来省里住院已20多天,看来没有指望了。明天准备回去。因叔公(指父亲)病成那个样,不敢再上门打扰。你转告他一声。”其时父亲病势十分沉重,听说后一定要母亲当天去寻找茂春,挽留他继续治疗。茂春听了父亲的话,留了下来,孙子终于得救了。
父亲去世时,刘茂春一家5口人赶往福州。追悼会上,茂春坚持要行子孙之礼,五人披麻戴孝,哀恸痛哭,充满着人间真情。
父亲虽然永远地告别我们了,但他不凡的文品和高尚的人品,却是留给我们的丰厚遗泽,使我们受益无穷,享用不尽hellip;hellip; (1995.12) (陈纪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