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史话
□许怀中
我国传统的节日清明节,是按古代阳历(太阳历)划分春夏秋冬的24节气之一,一般在“春分”过后15天。然而,它和其它传统节日有所不同,清明有自然和人文的两个属性,有人说它是“身担两职”。清明蕴含着天朗气清,春光明媚之意,自然界草木茂长、百花绽开,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景象,正是农事大忙之时:“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得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京脱产学习半年,过清明节一夜之间,校园花圃里的花朵开放,自然万物复苏的感觉十分明显。
清明又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民俗底蕴。清明节的前身寒食节,这和晋文公悼念恩人介之推的传说有关。传说春秋战国时期,晋公子(后为晋文公)重耳在逃亡途中,渺无人烟,饿坏。随臣介子推躲在僻处割下自己的肉煮熟为公子进食。后重耳做了国君,重赏逃亡中随行功臣,却偏偏把介子推忘掉。介子推隐居山林,待晋文公醒悟去请介子推时,他居山不出。文公听计烧山,以逼出恩人,可是介子推宁死不出。为纪念介子推设了寒食节,古代为禁火忌日,距今已有2400多年历史。追溯清明节,自然节气,又有人文的“气节”即弘扬介子推不愿争功讨赏,宁愿被烧死的高风亮节。人们可从中悟到清明既为节气,又把这两个字倒过来为“气节”,即为纪念介子推,以示中华民族崇尚不慕荣华富贵、不追求名利、宁死不屈的高贵品格。
随着历史的邅变,清明节从禁火到祭扫,从踏青到狂欢的变化。据载:“去冬节(冬至)一百五日,有疾风甚雨,谓寒食,禁火三日”不能烧煮,只能冷食,之后这习俗渐渐消失,及至唐代,清明祭扫习俗兴起,唐宋两代清明节全国性休假4至7日。由于气候转暖宜人,除禁火,扫墓外,渐渐盛行许多游乐活动,如春游、宴饮、斗鸡、踢球、荡秋千、牵钩(拔河)、男女聚会、诗词吟诵之风盛行。在古典诗词中,留下许多篇章。唐代诗人曹松咏道:“一朵又一朵,并开寒食时。谁家不禁火,总在此花枝”。杜鹃花怒放枝头,为禁火的清明节带来殷红的“火焰”。同代的韦庄诗作:“满街杨柳绿烟丝,画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帘花树洞,女郎撩乱送秋千”。宋代词人柳永《抛球乐》词中:“乍疏雨,洗清明。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盈盈,斗草踏青”。五代女词人花蕊夫人诗云,“寒食清明小殿旁,彩楼双夹斗鸡场。hellip;hellip;”这些诗词,描绘当时女子荡秋千,欣赏音乐,踏青,斗鸡等之乐。
在众多古典诗词中,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可谓千古传唱,进入千家万户:“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里的“雨纷纷”、“ 欲断魂”阴雨和伤感成为清明的基调,清明雨和元宵灯、端午龙舟、中秋月并列。
清明节日扫墓习俗,确是由来已久,源远流长,它是中华民族缅怀先人的悼亡传统节日。小时在故乡仙游,清明节跟父亲去扫墓,春寒料峭,冻得流鼻涕。父亲从附近农家借把锄头除草,摆上供品祭毕,吃点已冷得很的供品。多少年记忆犹新。斗转星移、岁月变迁,清明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多彩,历久弥新,中华大地正在大力提倡文明、环保、健康等祭奠方式和风俗习惯。如利用清明向革命烈士公墓敬献花圈。祭墓时,谨防不慎烧山,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然而,清明的人文内涵中,还应该加上提倡为官的“清明”。据传说,装殓讲气节的介子推时,他背着老母亲烧死在老柳树下,从柳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这说明,不但介子推的气节应该弘扬,而且他希望为官的“清明”,在今天也值得提倡,把“清明”两字作为一面明镜高悬,倡导为政清廉,正如温总理所说:“建设为民、务实、廉洁、高效的政府”。
清明节已成为全球华人最重视的传统节日之一,唯一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确定为法定节假日的节气,作为人类的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弘扬,促进社会和谐、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