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莆田“文献名邦”是怎样形成的
【发布日期:2010-09-05】 【来源:本站】 【阅读:次】

二、学田之设,开始于宋代。从北宋开始,为了扶植和保证地方教育的发展,政府拨大量土地给官办学校,作为学田。学田的田租收入,是学校建设和日常开支的一笔主要经费。史载,“自庆历(1041-1048年)以来,(闽)郡县皆立学,学之有田者相望也。”学田遍布全省各地。黄方子的记载说明,学田的增减直接关系地方教育能否正常运转。所以,《重刊兴化府志》说卢端智“复学田以廪士,筑堤防以固田,有功于学甚厚”。
明朝建立后,由于兴化府郡守县令依法办事,郡县学校教育恢复和发展迅速。莆田县学,宋建置,附于军学之中,元迁薛公池上。洪武元年(1368年),知县任益因之,增四配、十哲像,立两庑从祀神主;三年,知府盖天麟重修兴化府学,奉例定四配、十哲位次,饰两庑像,改道化堂为明伦堂。洪武四年,知县周从善重修仙游县学,照例改尊道堂为明伦堂;二十九年,莆田知县王文焯来任,修建县学,创后堂,匾曰进修。复新会馔堂,竖灵星门,创米廩于学之西。永乐四年(1406年),在兴化府学,通判孙呅、教授傅显立进士题名碑;在莆田县学,也立进士题名碑,佥事高勉为记。高勉指出:“方今莆士由科目进者,彬彬辈出,不可胜记。以天下视之,独八闽与江右相颉玩;自八闽较之,则莆于他郡为特盛;且郡属邑虽三,其所进率多莆士,是又邑敌郡也。”(《重刊兴化府志》卷之二十八)这就是说,在明初,莆田县教育脱颖而出,成为全国的强县。
创建进士题名碑,一则可以激励郡县学生勤奋好学,为自己家乡争光,二则随时公开府县乡试、会试成绩,向郡县广大人民回报办学效果,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教育事业,捐资办学,为之添砖加瓦。明初莆田县教育脱颖而出,乡试中举者多,名列福建省前茅,所以,进士题名碑的创建说明,那时的郡守县令善于做政治思想工作,并且效果显著,令人赞不绝口。而且,后继有人,到弘治时,黄仲昭在《皇明兴化府乡贡进士题名记》里说:“永乐丙戍(1406年),莆郡学尝立进士题名之石,闽参政瑞安杨公景衡记之。然乡贡及进士参错并列,历岁既久,后来者无所于书。今教授卢陵王君镛,谓兹石之立,所以表著前人,风励后学,不可无济也。乃谋于郡守贰诸公,析进士别为一石,考其履历大槪而并刻之,仍以杨公之记弁其首;复树一石,专勒乡贡士名,而属仲昭为记。”明朝建立后,随着莆田教育事业的发展,学田也发生相适应的变化。据乾隆《兴化府莆田县志》记载,在明代,莆田学田的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政府拨田,这是学田的主要来源。政府所拨的有公田、寺田、赎罪田等,例如万历十九年(1592年),郡守徐秉正、知县孙继有议割囊山寺田、广业里公田、邑民吴宸宝赎罪田共79亩给学校,作为学田。
其二,发动民间捐田办学,是增加学田行之有效的途径。据记载,正德年间(1506-1521年),莆田乡绅义官曾崇贤一次捐田租200余石,以每亩租1石计,折合地200余亩,数量十分可观。
其三,发动地方政府官员捐资办学。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郡人通政使程洪宸一次捐田租100石;万历三十一年,府学训导雷监捐俸买田,岁得田租30石8斗。
其四,地方政府财政节支款买田助学。例如,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郡节推孙佳出库银130余两买田,岁得田租140石。
明代莆田学田的变化说明,从明朝建立到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推官曹惟才拨郑板地26亩7分止,莆田持不断增加的可喜局面。学田增加,办学经费也就不断增加。
明代莆田学田不断增加说明,,那时莆田教育事业名列福建省前茅,是与郡守县令对莆田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植分不开的。这是因为教育要发展,一要增加资金投入,二要加强行政管理,二者缺一不可。试想,他们要是对学校办学经费、学风、考风等漠不关心,甚至鲸吞学田,那么,明代莆田教育还会继往开来,跃居全省第一?至于什么“文献名邦”什么“海滨邹鲁”,岂非成了一句空话?
明代莆田学田不断增加还说明,群众捐资办学,为文献名邦添砖加瓦,是莆田建郡以来的优良传统,宋真宗咸平元年,有诏立军学,进士方仪、陈诩和邑人捐款三十万,后来中央拨款三十万,“越六年而学成”。办学要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那也是一句空话。 (未完待续)(林劲松)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