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记述黄震教授
【发布日期:2010-12-05】 【来源:本站】 【阅读:次】

黄震,原名经芳,1900年出生于仙游县榜头镇莲乾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里。他凭着坚强的意志,在老师和亲友的帮助下,不仅读完小学、中学、大学,而且还去日本留学呢!他家贫,幼时在村里捡粪,早上绕了一个大圈子,经常往邻村“澜斋小学”教室窗外去旁听。有一天,偶尔被该校的郑炳晃教师所发觉,引以为异,而以“日”、“山”两字为冠顶,命他试作对联。他稍加思索,便撰写“日无夸父谁能逐,山有愚公自可移”的联句。郑教师称赞他才思敏捷,遂建议学校允许他免费入学。从此他做个“走读生”,边读书,边帮助家里干农活,由于他的成绩优异,深为教师们所器重。1913年夏季毕业时,许多同学都到福州升学去了,他却不能升学。心中郁郁不乐。他母亲深知儿子的心,她卖掉仅有的嫁妆银首饰得三块银元,供儿子到福州去应试,于是考进了福州师范学校,但仍因缴不起六块银元的入学保证金,只好回家帮其父种田。在家乡时,他经常帮人家写信、开单、记账、算账等。做些笔墨上的服务工作,得到族亲们的喜爱。因此,大家提议以节省祠堂的祭礼费用,每年可提供三十多块钱,帮助他到莆田“兴化中学”念书去。因此,他后来倍加同情和支持穷苦的青年学生。
1918年夏,他以优等成绩毕业于兴化中学(莆一中前身),后返回仙游从事教育工作,在这期间他曾担任仙游东区学生联合会总干事,在地方上发动反霸斗争,得到了群众的支持。他敢于向恶势力作斗争,后进一步组织群众发动抗捐、抗税斗争。引起当地豪绅勾结的驻军注目,以武力把他驱逐出境。1922年,他往北平去,想找同乡介绍工作。后来得知北平师范大学是免费入学,还供伙食,他决心前往应试,幸得录取,编入生物学系学习。假期规定不供应学生膳食他在当地作家庭教师,每月可有三块钱的收入,还去私立春申中学兼几点钟生物课,课余为几家报纸副刊写些小品文,就这样地长期奋斗,生活虽艰难,精神上是十分舒畅的。1923年3月,他在北平师范大学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后转为中共党员,并参加“三、一八”和“五卅”反帝声援运动,曾任北师大学生会总干事。
1926年夏他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生物系,即回莆田,在福建第四师范学校任教。值时北伐军兴,他弃教从军,在国民革命军第17军第1师政治部任宣传科长,转战江西与孙传芳军阀决战,迅速攻克南昌,他被任命担任南昌市公安局指导员,南昌“八·一”起义军前敌指挥部参谋团秘书。八月五日,起义军分批撤出南昌,向南挺进,准备到广东建立革命根据地。但是,由于没有发动广大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农村根据地,而采取单纯的军事进攻,结果在南进途中,多次遭到优势敌军的围攻,损失大部分力量,在到达广东汕头时,便无法再继续前进hellip;hellip;
黄经芳同志只好同战友们辗转波折后,从东江返回仙游家中。当时(1927年11月)莆田党组织正处在整顿、发展、并酝酿成立中共莆田县委阶段,党组织鉴于陈国柱同志继续在莆田领导工作开展,人身不安全、决定陈到仙游县去领导开展党的工作。
值时陈国柱自漳州回莆奔母丧,莆田特别区委领导人才得知新的上隶关系,并向陈传达党组织对他工作安排的意见。
陈即到仙游同参加南昌起义后从东江返回家乡的中共党员黄经芳接上关系,两人商讨对调工作地点,仍以任教为职业掩护领导莆仙党组织活动。于是黄经芳介绍陈国柱在仙游县立中学任教,陈则介绍黄经芳到莆田省立第十中学另设省立第二高级中学(莆一中前身)任生物教员。
1927年12月,陈国柱与黄经芳等共同研究,认为莆田、仙游两县党组织经过整顿、发展和提高,已经具备成立县委组织的条件。遂决定同时组建莆、仙两县委。莆田县委由黄经芳任书记、宋耀华任副书记、委员陈天章、林嵩龄、吴梦泽、林清汉、陈北芳、李培兰等六位;仙游县委由陈国柱任书记、委员王于洁(莆一中校友)、许淑修、林金堂、林步庭等四位。
莆仙两县委成立后,黄经芳和陈国柱又研究以定期举行两县委联席会议的形式统一研究部署两个县委的主要工作。
1928年1月,莆田县委书记黄经芳到厦门“与省委洽谈”后,省委才确切知道莆田县委领导下“有同志五、六十人”,所以省委对莆田工作特召开常委会决定新的工作计划,令黄经芳同志将省委的新政策带回去开展工作。
黄经芳回到莆田后,即召集两县委联席会议,传达临时省委指示。决定:“全体同志下乡作农运”。发动农民成立农会,开展反抗烟苗捐斗争,并争取“用武装反抗烟苗捐以至游击战争,发展土地革命”。为了加强党对农运的领导,莆田县委还决定在农运比较普及的地方,在北路、广业两区分别成立区委组织。(未完待续)(郑永培)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