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江口宫廷画师李在祠
【发布日期:2011-01-04】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明代宫廷画师李在祠坐落在江口镇郑坂村,原系明成化、宣德年间宫廷画师李在故宅,距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
李在,字以政,好古博闻,绰有胜情,其效法宋代名家画技,山水细润若郭熙、豪放崇夏珪、马远,多摹仿古人骨法,笔气生动,善于继承,能创新,挥墨淋漓,得烟云雾霭之趣。官至云南知县。明宣德年间,与兴化府画师戴进、石锐、周文靖、谢环同被宫廷画院诏进,授直仁智殿。其画作《夏禹开山治水图》《琴高乘鲤图》《松庵论道》《渚畔晴岚图》《米氏云山》《黄花图》为国家馆藏,《云无心以出轴》、《抚孤松而盘桓》、《临清流而赋诗》三幅为辽宁省博物馆收藏。
李在擅长山水、人物肖像画,他在师承两宋画院风格的基础上,广泛汲取元代画坊先人技艺,蓄众家之长,为己所用,在中国绘画史上独树一帜。《莆田县志》载:“明成化四年(1468),日本画僧雪舟曾随明使天兴清启来中国,向他学设色,破墨之法,他的技法因之传入日本”。雪舟(1420—1506),在日本是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画圣画僧, “雪舟”二字源自元代晚期中国常州天宁寺宁波象山籍高僧楚石梵琦的书迹,汉诗中有“孤舟钓雪”、“溪雪乘舟”之禅意,更含“雪净无尘、舟动不止”的禅学意境。雪舟的画,对日本画坛产生了巨大影响,在1956年维也纳世界和平会议上,雪舟被推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雪舟的绘画以山水画最为擅长,是日本水墨画的开山鼻祖。1467年,四十七岁的雪舟随第十三次遣明使船队来到中国。雪舟来中国后入住天童寺(现宁波),精通日本语言的宁波文士徐琏为陪贡,担任雪舟的向导和翻译,临摹绘画,随后又北上,到北京后先学夏珪的院体画,向当时中国宫廷画家李在学习中国水墨画的着色、泼墨和晕染等技法,在当时浙派、吴派、院体等的抽象山水及宋元正统山水中身临其境,吸取精华,融会贯通,终自成一家。2007年,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和每日新闻社联合主办的《日本画家雪舟逝世500周年艺术展览》上,李在的代表作品被邀参展,受到日本书画界的高度评价。明宣德六年(1431),李在辞世。其事迹《闽史会要》、《闽画记》、《福建通志》、《杭州府志》、《四友斋丛说》均有记述。
江口郑坂李在宗祠坐北朝南,癸丁兼丑未向,东倚翁巨隅“漆林草堂”,西北为大帽山脉。由门楼、拜埕、大门、下厅、天井组成,占地面积330平方米。大门阔五间,进深三间,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抬梁形式。殿内上方悬挂多个匾额,匾上题字依次为:“脉衍陇西”、“李氏宗祠”、“世泽流芳”。 宗祠内设福堂公婆台,台高一米许,台上悬挂本支李氏历代先祖彩绘画像:居中神像为隋唐李渊,其右依次为李元祥、李万康、李伯玉、李子龙、李富及李珠。周边墙壁上绘有画图,有“五代同堂”、“忠”、“孝”、“廉”、“节”及山水等。
据李在第十五代嫡孙、年已八十五岁的宗祠管委会董事长李文耀先生及李文霖先生所展示的《李氏族谱》(古谱)记载:本支李氏渊源可追溯至殷商时代的理徵,发祥地为陇西郡,到唐高祖神尧开基,生皇子二十二人。第二十子李元祥,爵封江王,因避武则天祸,迁徙至南方。李元祥子李万康,迁入泉州南安定居,传至李伯玉,迁兴化游洋,复徙莆田白塘洋尾。南宋时有李富,曾散家财招募壮丁三千人北上随岳飞、韩世忠抗金;又出资在莆邑建桥三十四座,人称李制干。明代,一支迁往江口郑坂村繁衍至今。其族昭穆分明:“谷君万应元,圣贤宗孔孟,忠孝绍伊周,统承先祖德。”
近百年来,郑坂村李氏族人受西方思潮影响,勇于海外打拼,他们多漂洋到港澳台及南洋打工,郑坂七乡:桥尾、钟前、东井、沟头、鳌(方)头、大奥、东澳李氏族人在台湾者多居住在台北市。大陆改革开放以后,两岸民间交流日益频繁,定居在台湾的李氏族人每年都组团回乡谒祖,当他们在郑坂李氏宗祠查到本支世系时,非常兴奋。他们说,自已的根永远在大陆,在莆阳。他们表示,有生之年一定要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做一些贡献。 (林春德)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