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蔡襄(1012-1067)作为莆田的一位先贤和全国性的历史名人,为官清廉、著述丰厚、贡献卓越,进一步开展蔡襄学术研究具有很高的时代价值和现实借鉴作用。2012年是蔡襄诞辰1000周年,明年“重阳节”莆田将要举办一次有意义的大型纪念活动。今择一新史料刊出以飨读者。
话说南宋兵败,左丞相陆秀夫负幼主投海。这段悲壮的历史家喻户晓,但鲜为人知的是,追随皇帝蹈海殉国的还有一位澄海人,他就是北宋名臣蔡襄七世孙蔡丰湖。
蔡丰湖父蔡规甫,系蔡襄的六世孙,生于福建莆田,登进士后,曾经两度在潮州做官,并从此留下澄海蔡氏一脉。陆秀夫被贬潮州以后,举家被蔡规甫安置在辟望司,即现在的澄海,并在这里讲学。蔡规甫还叫他的儿子蔡丰湖追随陆秀夫学习。这时朝廷已经岌岌可危,皇帝逃难到了福建,召陆秀夫回朝护驾,蔡丰湖卖掉家产,带着资金跟随陆秀夫到朝廷所在地,担当起筹集军粮的事情。一直到抗元失败,小皇帝随陆秀夫在崖山投海而死,蔡丰湖也追随蹈海殉国。消息传到家乡,为纪念他的忠勇,特地在冠湖乡狮山肚(今澄海下坑山)为他修建了衣冠冢,以为后世纪念。
【人物名片】
蔡襄(1012-1067),字君谟,汉族,仙游人,原籍仙游枫亭乡东垞村,后迁居莆田蔡垞村,天圣八年(1030)进士,先后在宋朝中央政府担任过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卒赠礼部侍郎,谥号忠。主持建造了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蔡襄为人忠厚、正直,讲究信义,而且学识渊博,书艺高深,书法史上论及宋代书法,素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的说法,蔡襄书法以其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雪泥据有关史料及《汕头都市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