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改变莆田的五大事件
【发布日期:2011-05-08】 【来源:本站】 【阅读:次】

【东晋中原汉人迁居莆田】 西晋永嘉年间,中原发生大规模战乱,东晋渡江后,中原士族更是随之南逃。东晋太始年间(376-396),中原大姓林氏率先迁入偏处东南的莆田。之后,大批中原百姓入莆,使得这块“烟瘴疠疫”之地的人口剧增了。到了南北朝后期,南迁汉人已多过莆田土著,莆田人口的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外来人与原住人逐渐融合,他们共同围海造田,开垦荒地,发展生产。“衣冠南渡,八姓入闽”,移民成熟的中原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使得莆田跨跃式地进入了文明的时代。
【中唐兴化平原正式形成】 福建第三大的兴化平原本为海域,南朝梁陈时期,“海潮直至南山(今凤凰山)”,该地仍是蒲草丛生的滩涂,“南北洋”的名称就留有海洋的痕迹。莆田先民长期不懈地围垦滩涂,沧海终于变成桑田。唐代均田制的实施加速了兴化平原的开发,莆田人开始大规模地兴修水利。唐代中期,莆田人吴兴率众筑长堤挡海水,拦截延寿溪并开挖60多条沟渠,“溉田四百余顷”,北洋平原初步形成。唐元和初年,福建观察使裴次元组织莆田人在今黄石一带构筑堤堰,储蓄木兰溪下游的溪水,并大规模修筑海堤,南洋平原开垦的面积也达到3万余亩,兴化平原基本形成了。水稻大量种植,荔枝也普遍栽种,兴化平原成了莆田经济最发达与人口最密集的地区。
【北宋末李宏筑就木兰陂】 北宋时期,莆田的南洋平原已是重要产粮区,但与北洋平原相比,大多数土地仅靠塘水灌溉,十年九旱。而莆田第一大河的木兰溪不仅没有发挥应有的水利,反而常有山洪冲毁村庄田园,海水的沿溪逆灌也使两岸良田变成海渍地。北宋时期,社会已具备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的条件。兴化军招募建陂,先有长乐女子钱四娘应募。钱陂被毁后,长乐人林从世继续筑陂,再度失败。1075年,在兴化籍官员蔡京的多次奏请下,神宗准奏三度筑陂。侯官人李宏应诏来莆,在僧人冯智日的帮助下,选址木兰山下,吸取教训,奋斗八载,终于建成木兰陂。长达百余公里的沟渠把木兰溪水引入南洋平原,7万余亩的农田得到灌溉,山洪和海潮之患也基本解除。加上水利条件不错的北洋,兴化平原终于变成福建著名的鱼米之乡。农业生产极大地推动了文化发展,“兴化多士”的时代到来了。
【明末莆田普遍引种番薯】 由于吕宋(菲律宾)的西班牙殖民当局严禁出口番薯苗,福建人想方设法地涉险带种,引薯入闽。在福建官员的大力推广下,番薯在莆田普遍栽植了。明朝后期,水稻小麦在兴化平原的种植已趋饱和,而莆田号称“三山六海一份田”,山区和沿海的面积远超平原,这些旱地光种大豆花生已不能满足生活的需要。人口的快速增长也使莆田的缺粮现象愈发严重。番薯易种广收,量大味美,引入莆田后,很快就成了山区沿海的主粮,基本解决了粮食问题,四百年来番薯还多次帮助莆仙人民度过了粮荒。徐光启评价说:“(种薯)胜种谷二十倍!”引种番薯的意义远超某些著名的军政事件。
【清初莆田“截界”大灾难】 清王朝入主中原之初主要依靠野蛮的军事征服,对顽强抗清并一度收复府城的莆田人民,清兵更是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在福建沿海人民的支持下,台湾的郑成功部队也多次挫败清军。1661年,清政府下令在福建沿海进行截界,强制沿海居民迁往内地,想以此断绝他们同郑成功的联系。莆田的情况特别严重,被迁面积达到四千多顷,界线大致从江口、黄石直至枫亭。沿界筑墙钉桩,墙外挖有界沟,设寨建台分兵把守,筑界的庞大费用也多向莆仙人民摊派。界外百姓流离失所饥寒交迫,而界内百姓死于力役者也很多。史载,在迁界事件中,莆田人民死亡近半,惨况超过南宋末年的元兵屠城和明朝中叶的倭寇之乱。截界时间长达二十二年,界外村庄尽毁,树木砍尽,田野荒废,海堤冲垮,重建极其困难,“截界”事件使得莆田沿海落后了两百多年。而界内的经济发展也深受拖累,直至复界后七八十年,莆田的元气仍未恢复。这一重创,使莆田由宋明两代的明显领先变得相对落后了。 (卓梅森)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