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黄道周祖籍、世系辨析
【发布日期:2011-09-13】 【来源:本站】 【阅读:次】

2、黄道周祖籍并非漳浦。
从黄道周的《乞言自序状》中对自己身世的叙述,可证其第四代曾祖黄宗德占籍漳浦(即今东山县),而黄崇德的先祖系从莆田迁居铜山。那么,黄道周的祖籍在莆田,本不应成为“问题”。但黄既济先生却在《黄道周的家族世系》一文中,称黄道周亲撰的《黄氏族谱序》自谓:“系世籍霞漳”,并据此推断黄道周的祖籍地就在今之东山县。黄既济所称的《黄氏族谱序》,其实就是紫云黄氏族谱中收入的一篇署名为黄道周的《江夏渊源序》,其落款为“崇祯十年(1637)岁次丁丑正月中浣赐进士内阁大学士世孙道周盥手撰。”该序中记有黄道周自认“余世籍霞漳”。黄既济所称的《黄氏族谱序》的可靠性同样是值得怀疑的:
(1)黄道周既在其自撰的《乞言自序状》中自认自己第四世祖黄崇德的先祖系从莆田移居漳浦,就不可能在所谓的《江夏渊源序》中又称自己“世籍霞漳”。其在崇祯十年为广东黄氏撰《黄文肃公世家宗谱》的序中,又自认“余世籍樵川,侨居漳浦”。在自己的祖籍地问题上,自己的先祖到底从何而来,他不至于糊涂到自相矛盾、前后矛盾的地步。
(2)《江夏渊源序》为后人伪托
凡是作假,就必然露出破绽。同样的,署名为黄道周所撰的《江夏渊源序》,也露出明显的破绽。其表现在:
①在作序时间上存在明显漏洞。
据明代洪思的《黄子章谱》记载,明崇祯十年(1637)正月初一,黄道周刚从漳浦赴京晋见崇祯皇帝,而崇祯十年正月中浣,则是黄道周晋京刚几日,万机待理,如何有时间为《黄文肃世族宗谱》写序?
②《江夏渊源序》中,黄道周自称他的官职为:“内阁大学士”,而查明崇祯间,黄道周只官至“晋经筵日讲官至詹事府少詹事协理府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至南明弘光朝,才官拜“礼部尚书”,至隆武元年,赐号“奉天翊运中兴守正文臣、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说明黄道周在崇祯一朝直至去世前,从未官拜“内阁大学士”之职。可见假托黄道周撰写《江夏渊源序》者,连黄道周在明崇祯间担任何种官职都不清楚,竟擅自任命黄道周为“内阁大学士”,这就明显露了伪托黄道周作序的马脚,否则,黄道周在写序时,会连自己担任什么职务都不清楚?
3、从黄道周的诗文证黄道周祖籍莆田
黄道周在《乞言自序状》一文中,称其第四世祖黄崇德的先世从莆田徙居铜海(东山县),说明黄道周的祖籍地在莆田应是确证。黄道周不仅在《乞言自序状》中明确自己派衍莆田黄氏,而且,在他写的《莆中谢南夫曾尗祁、郑牧仲(郊)、郑奚仲(郏),王自位见访诗以送之六章》的七律中称:“吾乡才子劳相问”,“但言君是我亲亲”。从黄道周写给莆田人曾尗祁,郑郊、郑郏的诗中,可证黄道周也明显把他们四人当作乡亲。曾尗祁、郑郊、郑郏共同为明抗清义士,曾尗祁为明礼部尚书曾楚卿之子,郑郊、郑郏应为明尚书郑岳的近亲。明亡后长期从事反清复明活动,郑郊、郑郏两兄弟同为抗清义士。郑郏有《皆山集》抄本存世,其中有多首诗咏黄道周。并向黄道周执弟子礼,黄道周在诗中称曾尗祁、郑郏、郑郊为“吾乡才子”、“君是我亲亲”。足见黄道周在诗中仍不忘自认自己祖籍莆田,并认曾尗祁、郑郊、郑郏为同乡。黄道周与莆田人曾、郑等人的交往,除了师生之情外,尚存乡谊之情。日前,黄道周后裔台胞黄友恭先生,给笔者传来清康熙年间的《重建南溟书院碑记》,该碑记的作者署名“莆田遗老郑郏”。郑郏在碑记中称黄道周为“吾师石斋公”诞降铜山,秉海之岱情灵,含天地之正义,一时才彦云集。廊负藉登堂。该碑记是一块重要的南明史、抗清史的实物史料,说明在黄道周于1646年被清廷杀害后,至康熙年间,抗清义士郑郏尚在恩师黄道周的故里东山一带活动。并以明朝遗老自称,誓不与清廷共戴天。这为我们进一步了解黄道周、郑郏之间的师生之情及乡谊以及反清复明活动留下了非常珍贵的历史实物资料。也进一步印证了黄道周生前写诗给莆田人曾尗祁、郑郊、郑郏、称他们为“吾乡才子”,说明郑郏作为黄道周弟子,除了与黄道周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之外,还有一种浓浓的乡情。 (未完待续)(黄鸿恩 朱金明)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