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吴英《岁首游虎溪岩》诗赏析
【发布日期:2011-11-06】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在赏析《岁首游虎溪岩》诗之前,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吴英其人。吴英(1637—1713),字为高,号愧能。原藉晋江大浯塘,四十七岁时奉旨入藉莆田,定居黄石定庄。吴英一生戎马倥偬,其最大贡献是平定“三藩”之乱和随施琅将军收复台湾,战功卓著。康熙三十六年(1697),康熙帝封其为“威略将军”。时“闽之乱极矣”,皇帝因“念闽海反侧,非宿将不能镇抚”,遂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将吴英从四川提督任上调往福建,任陆路提督,康熙三十七年(1698)又改任水师提督,驻镇厦门,在厦门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十七个春秋,卒于任上,享年七十六岁。
吴英将军在勤于军务的同时,还著有《行间纪遇》四卷,至今在北京国家图书馆仅存其一本手抄本,同时还有若干诗作,《岁首游虎溪岩》即是其中的一首。
《岁首游虎溪岩》一诗当作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春。诗云:
杓斗回寅转一年,
郊游改换旧山川。
桃开嫩蕊含珠露,
柳发新枝舞翠烟。
岐海霞光瞻日近,
鹭江风暖占春先。
虎溪形胜冲霄汉,
砥柱东南半壁天。
这是一首七律诗,诵读这首诗,给我们带来了一股浓郁的春的气息,充满了一种蓬勃的朝气和旺盛的生机,丝毫感觉不出这是一位古稀老人在他的垂暮之年所作,这不能不令读者朋友感到震撼和一种强大的冲击力!
诗的首联点明题旨,交代作者是在一年伊始,万象更新的春天来到当时的厦门郊外虎溪岩去游览的。
诗的颔联,作者以浓重的笔触,抓住最具特色、最具代表性的桃、柳两种树木来描写虎溪岩上的春景。你看那:含苞欲放的桃花嫩蕊上饱含着晶莹剔透的露珠,是那么的可人;再看那:在妩媚的春风中轻轻舞动的柳枝,犹如一缕缕青翠的烟霭,它们的舞姿是那么的婀娜多姿,那么的楚楚动人!诗人用一个“嫩”字、一个“翠”字,点出了这是一个早春的季节;一个“含”字、一个“舞”字,从静和动两个不同的侧面把一股浓郁的春的气息和盘托出了,真乃神来之笔!
再来看诗的颈联,写的是作者登上虎溪岩极目远眺的情景。你看那:在碧波万顷的海面上正荡漾着万丈霞光,仿佛那一轮喷薄欲出的旭日近在眼前。俯视鹭江,两岸又是一番春意盎然的景象:白鹭在江上戏游,江畔的树木花草,在和暖的春风中泛着醉人的绿色。在这一联里,诗人用一个“近”字,凸显出一种向往光明的心情;用一个“占”字、一个“先”字,给人带来一种蓬勃向上的朝气。如果说,作者在颔联里写的是近景的话,那么,应该说,作者在颈联里写的是远景。这一近一远,把作者那开阔的胸襟都展露在读者面前了。
最后,让我们再来欣赏诗的尾联。作者从一个从事军旅生活的老将军的角度,借虎溪岩的形胜来抒发誓保祖国东南海疆安宁的崇高情怀。尽管虎溪岩的海拔并不算高,但这座屹立在海平面上的山峰,却给人一种“冲霄汉”的巍然之感,犹如一支“砥柱”,它能撑住“东南半壁天”哩!作为肩负镇守祖国东南海疆的一员战将,作者深深感到自己身上的重担,同时也是一种决心、一种责任、一个誓言,何等坚定!又是何等的豪放!此情此景,让我们不禁想起康熙两次所给予吴英将军的无尚荣誉,一是康熙三十六年(1697),康熙帝南巡,称赞吴英“笃实明达”,钦封“威略将军”,一是康熙四十二年(1703),康熙再次南巡,御赐“作万人敌”匾额,当之无愧啊! (王元凤)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