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莆郡太守 重教兴学——莆郡太守风徽(四)
【发布日期:2011-11-20】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古代先贤倡导以德治国,故而视教化为王政之本。所谓教化,就是教育感化之意。西汉大儒董仲舒曰:“圣人之道,不能独以威势成政,必有教化。”(《春秋繁露》)他总结历史经验,得出“南面而治天下(治理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汉书·董仲舒传》)其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教之化民也,深于命;民之效上也,捷于令”(用教育来感化民众,比命令深切得多;民众为上官效力,比下令还要快捷)。西汉政论家刘向谈论政理时,把政治分为三等,视教化百姓为第一等(政有三品:王者之政化之,霸者之政威之,强国之政胁之。)教化既是为政之大务,故重教兴学成为历代之“国策”。儒学经典《礼记》称: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视敬教劝学为建国之大本,以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并将学校的兴废,作为国家政治盛衰之标志。吾莆明代名臣、国师郑循初曰:“学校之设,作育贤才,所以为天下致治之具。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自古有天下者,未闻舍学校而为治者也。”(《皇明莆田县科贡题名记》)。
莆郡历史,生动地证明先贤重教兴学思想之先进性与实效性。莆郡的经济社会发展,与重教兴学息息相关。历代莆郡太守精英,把握重教方针,大力兴学,形成宋明时期兴化地区重教兴学传统之盛,以读书为故业成为一种风俗,造就科举鼎盛、人才辈出的局面,对整个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亦极大鼓舞人们坚持重教兴学的优良传统,成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助动力,形成良性循环局面。
◆ 方仪倡建军学之功
兴化军学,始建于宋代咸平二年(999),由儒生方仪倡建。方仪先祖歙人(安徽歙县),至祖父方廷范(历任长溪、古田、长乐知县)居莆城刺桐巷,因名方巷。父仁岳,为秘书省正字。方仪身为儒生,目睹郡城庙学低矮破烂,不若佛教、道家宫祠,甚为感慨,决意将庙学“新而大之”。时逢朝廷有诏立学,方仪伏阙上书,乞建军学,得旨赐地。(何乔远《闽书》称,方仪“捐所居室建本军庙学”。)方仪、陈诩捐资助成之,郡人翕然输钱三十万建正殿,塑先圣、先师和十哲像,绘从祀于两壁。因资金不继,工程停止。咸平二年,方仪与弟方能、从子方慎言赴京科试,借机再次伏阙下表其事,乞请以官钱完建三礼堂与步廊、御书阁等配套工程,以表示朝廷向边远地区人民倡导文教之意。朝廷嘉奖所请,有旨给钱三十万,命从官库支付,由郡府长官主办之。工程于咸平六年(1003)完成,军学建制自此完备。
据时任仙游县尉段全所记,当年修建军学是高规格的大手笔。“材必市奇,工必募良,乃峻斯堂,乃延斯廊,乃崇斯门”。由正殿之北辟廊为室,以秘藏典籍,为生徒斋舍;又征集考据各式礼器形状,摆设模式,仿法陈列,大小齐备,无一遗漏。与畿甸、邹鲁等文教发达地区的孔庙比较,“庙之文(礼乐制度)不一缺也”。(段全《兴化军学庙记》),并高度评价方仪“无位而谋其始”、“变闽为鲁,实仪之力”的创学之功。
作为史家的邑人、明代名臣周瑛,在《方仪传》称:“由是莆之学校日盛”。并不惜笔墨全面深入论述其深远影响。曰:“莆置郡肇自太平兴国之四年(979),逾二十年未有学也。至咸平三年,始从(方)仪之请,赐地立庙学;继复从(方)仪及其弟侄之请,而学制始大备焉。夫(方)仪非有民社(人民与国家)之寄,于莆乃拳拳于学校之建如此,亦可谓知所重(重大、重要)者矣。自是莆人讲肄有所,教养有法,人才日底(抵)于盛,至称为海滨邹鲁。是因国家气运之盛使然,然学校教养之功,亦岂可诬(轻视)哉?”对段全“变闽为鲁,实仪之力”之论,作了全面的诠释。周瑛又曰:“自(方)仪请建郡学之后,迄今子孙第进士、登诸科者,累累不绝,弥久益盛。殆(大概)天亦有以侈(宽厚)其兴学之报(回报)欤?”周瑛表述了古人深厚的报应观念。其实,方氏子孙科弟盛况,正是反映了先贤致力兴学育人,促使莆郡文教事业蓬勃发展、社会进步的缩影。历史证明,兴化军学的创建,对于莆郡文教事业发展,“变闽为鲁”,铸就文献名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进而对以后郡政的正确导向,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众多莆守精英,以兴学风教为执政之先务,千方百计促使郡县儒学的发展。 (待续) (阮其山)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