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周华与《游洋志》
【发布日期:2012-06-17】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周华是明代福建省著名的方志学家。正统十三年(1448),兴化县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周华以高度的方志学家的责任感,撰写《游洋志》即《重刊福建兴化县志》八卷,记载了兴化县469年的光辉历史,为后来人了解古兴化县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
张国枢在《重刊福建兴化县志的缘起》说:“兴化县别名游洋,宋代文物几甲八闽,所谓山中邹鲁也,其历史殊有研究之价值。明周华先生编著《兴化县志》,所修事迹,他志多未记载,尤足以补典籍之缺。”例如,唐代兴化县那个地方出了八个鼎鼎有名的进士,他们有着魏征、张九龄的的风格。但是,在黄仲昭《八闽通志》的《选举志》里却都没有他们的名字,而且还出现了唐的初期和中期福建省科举空白的现象。这说明,宋代福建各郡县志缺乏这方面的记载,后来又长期得不到补充,所以,到了黄仲昭、周瑛编撰地方史志时也就只好空白了。周华好就好在肯花功夫,到处寻找历史资料,把本地区历史上的进士尽可能一一找出来,补上去,而且还为填补福建省科举的空白做了点好事。
记载内容真实,得到了同时代方志学家们的尊重。例如在弘治志卷十六宋进士科部分,大中祥符元年(1008)陈拱中进士,“或以为兴化县人,考《游洋志》,是年兴化脱科,当从《仙溪志》为仙游人。”关键时刻参考了《游洋志》。
记载内容真实,这是《游洋志》之所以还得到今人尊重的地方。张琴在《重刊福建兴化县志序》 中说:“县虽僻处万山中,而泉石奇秀,如鲤湖、夹漈,皆以风景名天下。有瑞云峰,盘据永泰、莆田、福清三邑间,古籖有lsquo;瑞云山下出三元rsquo;之语,乾道丙戌(1166)科萧国梁发大魁,己丑(1169)科郑侨,壬辰(1172)科黄定继之,郑侨尤以相业显。时人有云:lsquo;相去之间不百里,七年三度状元求。rsquo;洵佳话也。郑厚、郑樵筑修史堂于东山,兄弟上书,名震海内。《通志》一书,至今学者奉为圭臬。《选举志》称宋登进士第者九十余人,诸科、特奏名四十余人,童子科四人,宏词科一人。地灵者人自杰,其信然欤!”兴化县人口不及莆田县的十几分之一,得中状元却是并不比莆田县少,而且还多了一个武状元。如果按人口平均计算,宋代兴化县得中进士居兴化军首位。所以,张琴在序中对古兴化县教育成就赞叹不已。
学问造诣高。《游洋志》卷之八有篇《明周华传(新增)》,一看就知张国枢《重刊福建兴化县志》时增加进去的,作为作者介绍。文中说:周华,字子实,号沧溪,赤石人。博学宏抱,有古君子风。“所著《家礼》,以朱文公所编为迂阔,时有出入。”他的论断是符合客观实际的。朱子《四书集注》不是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而是以程子是非为是非,所以,注释往往出差错。例如“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孔子的话言简意赅,通俗易懂,读了令人信服。短短的一句十二个字,就把古今学者不同的心态和盘托出,十分形象。
孔子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乐于为人办实事。他创办私学,广招学生,图的是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拿自己的学识去“为人”的行列中去。据传,孔子的学生三千,贤人七十二,有着显著成绩。孔子时代是大变革时代,由于变革的需要,创办私学者日益增多,“今之学者为人”成为新的一股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但是,程朱的用心得失观却是“为人不如为己”。在《四书集注》里,朱子说:“程子曰:lsquo;为己,欲得之于己也;为人,欲见知于人也。rsquo;”笔锋一转,“为人”变成哗众取宠的了。又说:“程子曰:lsquo;古之学者为己,其终至于成物;今之学者为人,其终至于丧己。rsquo;愚案,圣贤论学者用心得失之际,其说多矣,然未有如此言之切而要者。于此明辨而日省之,则庶乎其不昧于所从矣。”这一注释告诉我们,程朱的得失观即人生观偷梁换柱欠健康,唯利是图,与孔子的思想相差甚远,简直是一石差九斗!人们读书一旦不小心,那就要上他们的当。
读了作者介绍,笔者方知《游洋志》来之不易,值得好好学习和研究。 (林劲松)

分享至:
打印】  【关闭